[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麦弗逊悬架上的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3507.3 | 申请日: | 2015-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松 |
| 主分类号: | B60G15/04 | 分类号: | B60G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麦弗逊 悬架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麦弗逊悬架上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分独立式和整体式,前者注重舒适性,后者注重可靠性,现代轿车用独立式多,而越野车呢一般就有整体式了,因为在翻山越岭的时候整体式往往可靠性能更高。麦弗逊式悬架属于独立悬架,其主要结构是由螺旋弹簧加上减震器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限制弹簧只能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并可以用减震器的行程长短及松紧,来设定悬挂的软硬及性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麦弗逊悬架在经过不断的改进后,打破了原有的概念,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且在稳定性方面也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麦弗逊悬架上的减震装置,能够汽车行驶过程中更有效果的起到减震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麦弗逊悬架上的减震装置,汽车麦弗逊悬架包括副车架和设置在副车架上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本减震装置设置在转向节上,包括减震柱和套设在减震柱上部的螺旋弹簧,所述的减震柱外套设有减震外筒,所述的螺旋弹簧的下端通过下支撑座固定在减震柱上,螺旋弹簧的下端通过下支撑座固定在减震柱上,所述的减震柱穿出上支撑座的一头开设有外螺纹,且减震柱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能够对螺旋弹簧调节定位的六角螺母,所述的六角螺母与上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通过支撑轴承转动设置在减震柱上,连接板与减震柱之间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支撑轴承滑动的轴承定位套,所述的减震柱的下端还设置有能够与上述转向节的上端相连接的连接结构。减震柱的下端通过连接结构与连接有车轮的转向节的上端相连接,减震柱通过螺旋弹簧从而能够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起到减震的效果;螺旋弹簧的上、下端分通过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同时通过六角螺母和连接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螺旋弹簧的形变,更有效果的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减震柱外套设有能防止减震柱被受损的减震外筒,且连接板通过支撑轴承设置减震柱,从而能够防止连接板随着减震柱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U型夹,上述的减震柱的下端固定有横截面呈“U”的连接块,且连接块开口端朝向下,上述的转向节的上端设置在连接块的开口处,所述的U型夹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夹紧部、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件二,所述的夹紧部采用过紧配合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块的两侧壁上,所述的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件二分别固定在夹紧部两侧,所述的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件二上设置有若干螺栓螺母。转向节的上端设置在减震柱下端连接块的开口处,且通过U型夹的夹紧部进行夹紧,同时,通过螺栓螺母从而实现对减震柱和转向节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减震外筒位于上述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从而能够防止螺旋弹簧晃动损坏减震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减震外筒外套设有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防尘罩能够防止灰尘粘附在减震外筒外,从而影响汽车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螺旋弹簧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处于高应力工作状态,且弹簧钢强度高,弹性好,从而能够被应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六角螺母和连接板能够调节螺旋弹簧的形变,且减震柱外套设有能防止减震柱被受损的减震外筒和防尘罩,从而能更有效果的起到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局部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车架;2、车轮;3、转向节;4、减震柱;5、螺旋弹簧;6、减震外筒;7、下支撑座;8、上支撑座;9、六角螺母;10、连接板;11、支撑轴承;12、轴承定位套;13、U型夹;14、螺栓螺母;15、连接块;16、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松,未经杨昌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3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热交换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拖曳臂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