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9253.2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吉瑞;宋海波;赵国午;董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具有 发动机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的发展,人们对发动机排放要求逐渐提高,对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越来越重视,对油气分离器分离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油气分离器形式多样化,按主要结构组成分为迷宫挡板式结构、旋风式结构、滤纸结构和粒子电离结构等结构形式。
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油气分离器体积较大,则占用空间较大,易受空间限制,在发动机中空间布置较难。而迷宫挡板式和粒子电离结构油气分离器虽然体积较小,解决了上述油气分离器的空间布置的问题,但是,迷宫挡板式的油气分离器分离效果差,粒子电离结构的油气分离器成本偏高。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构件,其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具有多个进气孔,所述出气端具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多个出气孔在所述分离构件上相互交汇并贯通。
优选地,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多个出气孔在所述分离构件的至少两个方向上贯穿开设。
优选地,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多个出气孔在所述分离构件的X、Y、Z三个方向上贯穿开设,所述多个进气孔在所述分离构件的Z方向上贯穿开设,所述多个出气孔在所述分离构件的X方向和Y方向上贯穿开设。
优选地,所述分离构件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进一步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分离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并能够将此侧封堵,用于与所述分离构件配合以进行分离油气混合气。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进一步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分离构件的与所述挡板相对一侧的下端,用于支撑所述分离构件和所述挡板。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的数量大于所述出气孔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多个出气孔在X方向和Y方向上均呈一字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中的分离构件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的多个进气孔和出气端的多个出气孔在分离构件上相互交汇并贯通,以在分离构件内通过纯物理撞击分离的方式对油气混合气进行充分分离,即:油气混合气从进气孔加速进入分离构件的内部后,进而到达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的交汇处时,促使油气混合气中的油雾颗粒撞击交汇处时会附着在此处的孔壁上,同时使油气混合气形成分流,使加速运动的其它剩余油雾颗粒继续撞击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的孔壁并附着在孔壁上并聚集沉淀,而分离后洁净气体从多个出气孔流出,从而实现高效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同时,油气分离器还兼顾结构简单、成本低、占据发动机空间小,易布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油气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油气分离器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油气分离器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油气分离器的沿K-K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油气分离器的的示意性俯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9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药物
- 下一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