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本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537.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隆盛压铸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本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机械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本体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电气电子、化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印刷出版等众多领域。总的来说,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工作重复性高、人工技术及工作安全性不易保证的工作,都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据IFR预计,中国将会在2015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掀起使用机器人的风潮。
目前,国内使用的多轴关节机器手基本上是从国外进口的,成本高、售后服务成本高、采购周期长,不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而且现有的机械人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灵活性差,难以被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灵活性好的机器人本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本体结构,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底座上,且设有能驱动该第一支撑臂以该转轴为轴心相对所述底座旋转的第一关节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二支撑臂的一端相铰接,且设有能驱动第二支撑臂以该铰接轴为轴心转动的第二关节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三支撑臂的一端相铰接,且设有能驱动第三支撑臂以该铰接轴为轴心转动的第三关节驱动装置;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第三支撑臂上,且设有能驱动该第四支撑臂以该转轴为轴心相对所述第三支撑臂旋转的第四关节驱动装置;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五支撑臂的一端相铰接,且设有能驱动第五支撑臂以该铰接轴为轴心转动的第五关节驱动装置;所述第六支撑臂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第五支撑臂上,且设有能驱动该第六支撑臂以该转轴为轴心相对所述第五支撑臂旋转的第六关节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关节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及与该伺服电机相连接的RV减速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关节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及与该伺服电机相连接的RV减速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关节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及与该伺服电机相连接的RV减速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支撑臂与底座上的转轴夹角为120°~1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方形安装板,该方形安装板的周缘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有效简化了传统机械手的整体结构,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同时具有六个自由度,灵活性高,可以采用通过PLC控制器进行自动化控制各个关节驱动装置的伺服电机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来使各个支撑臂作出相应的动作,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隆盛压铸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隆盛压铸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爪机构及具有其的数控弯管一体机
- 下一篇:多层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