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053.6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皮大伟;孔振兴;王洪亮;王显会;陈山;周云波;张明;谷文豪;张庆渴;胥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 | 分类号: | B60G17/016;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主动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稳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体积小、具备锁止功能的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据调查,在中国,每年因侧翻事故造成的死亡率,与因前、后碰撞事故造成的死亡率相比,前者是后者的6倍左右。而在美国,从1992年到1996年期间,每年大概发生22700起的车辆侧翻事故,仅比正面碰撞的行车事故稍低。最近,据美国交通运输部门调查显示,在每年约700次的交通事故中,因车辆侧倾造成的事故占了将近一半。而这些侧倾事故中,因车辆转向造成的占到75%。在世界范围内,车辆侧翻事故约占所有交通事故的40%。显然,传统的横向稳定杆已很难满足现代汽车的行驶要求。
目前,国内对主动防侧倾系统的研究不多,大多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主要包括: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自适应型车辆横向稳定控制装置”(申请号:201010589149.X,公开日:2011.5.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申请号:201410066521.7,公开日:2014.5.8)。两者均采用传统的行星齿轮减速器,为达到较高的传动比,必须采用二级或三级行星齿轮机构串接,其结构较为复杂,体积、重量不易控制,且两套系统中均没有配备锁止机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双电机驱动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申请号:201320693980.9,公开日:2014.8.20),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驱动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包括集成电机和稳定杆,所述集成电机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定子、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传感器组件和减速机构,所述位置传感器和传感器组件与ARS处理器相连,所述减速机构位于集成电机内部,所述集成电机分为第一集成电机和第二集成电机,所述第一集成电机和所述第二集成电机对称分布在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其工作原理为:将来自转角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负荷传感器的信号输入ARS处理器中,通过必要的信号处理后,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但其双电机的布置占用了轴向较大的安装空间,体积、重量不易控制,采用的谐波减速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该系统中没有配备锁止机构。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车用稳定杆体积大,无锁止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体积小、具备锁止功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包括左稳定杆、右稳定杆、电机,还包括减速机构和锁止机构,所述左稳定杆与锁止机构相连,所述右稳定杆与电机的机壳相连,所述减速机构一端与电机相连,其另一端与锁止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体积小:采用异构行星齿轮减速器,单级传动比大,径向与轴向尺寸可以进一步缩小,且制造成本较低,有利于电机作动器的集成化设计;
2、具备锁止功能:在电机无法正常工作,且左、右稳定杆相对转角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某一阈值时,锁止机构才会工作,从而确保左、右稳定杆锁止且两侧的伸出臂处于同一平面内,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
3、响应速度快,质量功率比大:通过电控单元控制电机(伺服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驱动的主动稳定杆,相较于液压驱动的主动稳定杆,响应速度快,质量功率比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的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3是图2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1左稳定杆、4电机、5右稳定杆,还包括2锁止机构、3减速机构;
21磁体、22霍尔传感器、23复位弹簧、24线圈、25左侧板、26摩擦轮、27动轮;
31输出轮、32第一行星轮、34第二行星轮、33行星架和35刚轮;
6车速传感器;7转向角传感器;8侧倾角速度传感器;9横向加速度传感器;10车身;11前、后稳定杆;12驱动电路;13电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包括左稳定杆1、右稳定杆5、电机4,还包括锁止机构2和减速机构3,所述左稳定杆1与锁止机构2相连,所述右稳定杆5与电机4的机壳相连,所述减速机构3一端与电机4相连,其另一端与锁止机构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三通换向阀
- 下一篇:具有专用装配结构的防烫恒温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