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板式轴向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8064.7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敏;李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艾柯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C07C11/10;C07C11/08;C07C1/20;C07C43/04;C07C4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板式 轴向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反应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板式轴向反应器。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大多数反应都要有催化剂参与,催化剂一般为固体,反应涉及多相,包括气固相、液固相和气液固相等,可采用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及浆态床等类型的反应器。其中,固定床反应器是最常见、结构最简单的反应器形式。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放热或吸热现象,为保持反应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通常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换热方式,而直接换热形式会降低对反应物料的处理量且给后续产物分离精制造成负担,所以间接换热方式较为常见。而采用列管作为间接换热元件构成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是化工行业目前最常见的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形式。催化剂装填于管内或管外,换热介质采用气体、水、饱和水、熔盐或导热油等方式。多数情况下,因为两端存在管板,催化剂不方便装填在管外,将催化剂装填于管内比较简单易行;换热介质通常走壳程,因为壳程折流板可以加强流体湍动效果,有利于提高传热系数,而若走管程,因直管且壁面光滑,边界层为层流,传热效果差。
而对于常用于醚化和醚键裂解反应、水合反应、酯化反应、缩合和环化等反应的离子交换树脂固体酸碱催化剂,在许多反应介质中聚合物骨架会发生溶胀,而若其装填于列管内,由于管内空间有限,会造成管内严重堵塞,压降陡然上升,甚至会造成管壁变形,存在安全隐患;若其装填于管外,换热介质走管内,传热系数低,移热不及时,反应产物性能和催化剂活性均受影响,因此该反应类型不适合采用列管式反应器。
对于一些气液固反应,气液分别进料,进料后混合,由于混合时间和空间有限,导致进入催化剂床层时物料不均匀,若采用列管式反应器,不均匀的物料立即被细分成成千上万个小单元,每根管内的反应情况均不一样,严重影响产品性能。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由于列管的传热系数不高,需要较多的换热面积,且由于管心距等限制因素,反应器体积较大;催化剂装填在列管内,通常一个反应器内列管数量有成千上万根,催化剂装卸工作量大,检漏维修等较为复杂;在提高单台设备产量时,列管式反应器往往面临压降大、热点温度高以及体积过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催化剂装卸方便、结构灵活、可进行多段反应的新型板式轴向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板式轴向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外壳、换热板对束、换热介质分配总管、换热介质分配支管、换热介质收集总管和换热介质收集支管,所述的反应器外壳设有反应物料进口、反应物料出口、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对束由多组子换热板对束组成,每组子换热板对束一端通过换热介质分配支管和对应的换热介质分配总管连接换热介质进口,另一端通过换热介质收集支管和对应的换热介质收集总管连接换热介质出口,所述的多组子换热板对束在水平方向将换热板对束分割为二等分结构、四等分结构、五组以上的多等分结构或同心圆结构。
所述的二等分结构为两组呈半圆柱体形的子换热板对束,一组子换热板对束中的换热板对与另一组子换热板对束中的换热板对平行;
所述的四等分结构为四组呈扇形体的子换热板对束环绕反应器中心轴设置,不同组的子换热板对束中的换热板对相互平行或垂直;
所述的五组以上的多等分结构为五组以上的呈扇形体的子换热板对束环绕反应器中心轴设置;
所述的同心圆结构为多组子换热板对束以同心圆形式排布形成,不同组的子换热板对束对应不同数量的换热介质分配总管和换热介质收集总管。
所述的二等分结构、四等分结构和五组以上的多等分结构中,换热介质分配总管和换热介质收集总管呈圆弧形;所述的同心圆结构中,换热介质分配总管和换热介质收集总管呈直线段形,沿反应器径向分布。
所述的换热板对由两张金属板片通过焊接形成一个密闭的板程腔体,仅在两端各留一通口,换热板对上两张板片之间可设置多处焊接,焊接方式为点形焊接或条形焊接中的一种或两种,焊接位置交错设置,使板对表面形成凹凸形状;各换热板对底部通口通过换热介质分配支管连接至换热介质分配总管,顶部通口通过换热介质收集支管连接至换热介质收集总管。
所述的换热板对同心圆结构中,靠近反应器中心轴的换热板对上连接的换热介质分配总管和换热介质收集总管数量小于靠近催化剂外框的换热板对上连接的换热介质分配总管和换热介质收集总管数量。
所述的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有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艾柯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艾柯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8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反应器及气液反应器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