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致动器支承机构和激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0475.1 | 申请日: | 2015-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繁;宫下博至;村内一宏;远藤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计测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H02K41/035;B06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季向冈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支承 机构 装置 | ||
1.一种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底座的固定部;
固定于致动器的主体的可动部;
支承所述可动部,使所述可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规定方向上可动的直线导向器;和
缓和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的冲击的缓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导向器包括:
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的一方,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轨道;和
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的另一方,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滑架,
所述滑架包括:
滑架主体;和
夹在所述轨道的轨道面与所述滑架主体之间,伴随所述滑架的移动而在该轨道面上滚动的多个滚动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架主体形成有:
滚动面,其隔着所述滚动体与所述轨道的轨道面相对,该滚动体在所述滚动面上滚动;和
连接路径,其在所述规定方向的两端部,与形成在所述轨道面与所述滚动面之间的间隙连通,形成滚动体循环路径,
所述滑架包括:
比所述滚动体柔软的多个间隔件,该间隔件设置在所述滚动体间,与所述多个滚动体一同在所述滚动体循环路循环;和
连结所述多个间隔件的柔软的带状物,
所述间隔件和所述带状物由树脂形成为一体,
所述滚动体为圆柱状或球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包含以下(a)~(j)中的任一弹性元件,
(a)空气弹簧,
(b)螺旋弹簧,
(c)碟形弹簧,
(d)板簧,
(e)环簧,
(f)橡胶弹性体,
(g)发泡橡胶,
(h)树脂,
(i)聚氨酯,
(j)发泡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的第一固定面;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面反向的第二固定面,
所述可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面相对的第一可动面;和与所述第二固定面相对的第二可动面,
所述缓冲部包括:
夹在所述第一固定面与所述第一可动面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和
夹在所述第二固定面与所述第二可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施加了预载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缓冲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
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固定部件;和
臂部,其从该固定部件突出而延伸到上方,在所述臂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夹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
所述可动部包括:
固定于所述致动器的主体的可动块;
从该可动块向所述规定方向突出的杆;和
压板,其由该杆支承,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臂部之间夹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臂部的与所述可动块相对的一面包含所述第一固定面,
所述臂部的与所述压板相对的另一面包含所述第二固定面,
所述臂部由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夹着,
在所述臂部形成供所述杆穿过的贯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持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弹性元件保持构造,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保持构造具有:
嵌入到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保持该一端部的嵌合面;和
具有作为所述嵌合面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的筒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计测器株式会社,未经国际计测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04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