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053.2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刚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高架车在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为了保证高架车在一场情况下设备能够处于控制的安全状态,高架车中的控制电路或控制模块由一个或多个开关控制其工作,但是操作人员,往往为了规避使用开关所带来的不变,将开关通过异物固定,使得开关长时间处于闭合状态,控制电路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一旦控制电路或控制模块中发生异常,不能够及时的通过断开开关起到对系统的保护。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架车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图1中的三极管Q2导通后,继电器K1通电,继电器K1中的常开触电闭合,该电路的继电器K1一旦导通,若控制的开关不断开,继电器K1就会处于持续导通的状态,一旦电路异常,开关也被异物固定,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是,如果将常闭触点串入控制电路中,一般情况下也能达到对继电器K1控制的要求。但是,当继电器K1本身或其控制电路故障,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常闭触点始终闭合后就不能直到延时保护的作用了,且不易被维修人员发现。
图2为现有技术中高架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脚踏脚踏开关S1与输入端和主控器1相连接,脚踏开关S1闭合的时候,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但是若始终固定闭合脚踏脚踏开关S1,则系统持续工作不能被实时控制,就会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控制电路与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控制系统,使得操作人员固定开关失去意义,并能够使得操作人员通过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及系统的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系统,应用于控制高架车的运行,且所述高架车包括主控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脚踏开关,设置于所述高架车上,用于产生触发信号和停止运行信号;
延时控制模块,与所述脚踏开关连接,以接收并根据所述脚踏开关的触发信号输出延时控制信号;
操作手柄,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延时的时间内,以根据操作行为的不同向所述主控器发出包括不同的模拟与数据操作信号量;以及
所述操作手柄还与所述主控器连接,所述主控器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模拟与数据操作信号量控制所述高架车正常安全运行。
优选的,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且该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
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脚踏开关连接,以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且
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以将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生成的所述延时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操作手柄。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继电器: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则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电源连接;以及
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继电器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中还包括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输出低电平信号与高电平信号。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按照预设时间切换输出信号,所述切换输出为将所述低电平信号切换至高电平信号。
优选的,所述低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截止,所述高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与所述驱动单元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连接,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包括常开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者虽然能够使得电路中的开关处于长期的闭合状态,但是由于驱动单元分别输出高电平、低电平两种信号,第一三极管在两种输入信号的之下导通与截止,进而控制第二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使得继电器通电或断电。在信号的切换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不断开开关,再重新闭合开关,才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和系统进行工作,保障了系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架车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高架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电路实施例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刚,未经陈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