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无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124.8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红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无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上无人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上无人装置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当今的海洋战略格局中,水面无人装置扮演的角色越来重要,它集智能控制、远程通信、探测侦查、水面水下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在一些复杂和高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它的优越性尤其显著。水上无人船现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安保、水质分析、科学探测等领域,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现有的水面无人装置大都体积灵巧,抗浪能力不足,自持力有限。水面无人装置安装的设备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有些体积较大的水面无人装置,则制造成本高昂,携带不便。也限制了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水上无人装置抗浪能力不足容易倾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浪能力强并能够自动扶正的水上无人装置。
(二)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上无人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面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从所述船体的底面向上方延伸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内载置有引导带,所述引导带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引导带的下端部从所述引导孔穿出并连接有负载,所述负载和所述引导带被构造成具有当所述船体倾覆时能够将所述船体扶正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负载为集鱼灯或水下探测器。
进一步,所述船体的外周设置有平衡浮体。
进一步,所述平衡浮体为沿所述船体的周向对称布置的气囊,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用于为所述气囊供气。
进一步,所述船体还设置有用于推进所述船体在水中行进的推进单元。
进一步,所述推进单元包括推进马达和推进桨,所述推进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推进桨的转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推进桨转动进而推动所述船体前进。
进一步,所述引导带通过用于使所述引导带升降的升降单元固定于所述船体。
进一步,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滚筒马达和滚筒,所述滚筒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筒的转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滚筒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引导带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滚筒,用于随着所述滚筒的转动而缠绕在所述滚筒上或从所述滚筒释放。
进一步,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滚轮马达、滚轮和夹持轮,所述滚轮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轮的转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夹持轮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滚轮的踏面与所述夹持轮的踏面彼此相对且所述滚轮的踏面与所述夹持轮的踏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引导带的厚度,使得所述引导带的一部分被夹持在所述滚轮的踏面与所述夹持轮的踏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引导带通过用于使所述引导带升降的升降单元固定于所述船体,所述船体设置有用于推进所述船体在水中行进的推进单元;所述船体还设置有电源、配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所述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为所述配电单元供电,所述配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推进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升降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供电,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的控制输入端和所述推进单元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升降单元和所述推进单元发送控制信号。
(三)实用新型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基于引导孔-引导带-负载的结构,即使船体倾斜角度较大甚至船体被大浪打翻,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也能够被随后产生的恢复力自动扶正,因此抗大浪能力强。
2.基于平衡浮体(即对称布置的浮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对小的波浪涌动具有非常好的抵抗力,船体1非常平稳,即抗小浪能力也非常强。
3.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优选设置有推进单元和升降单元,使得船体能够前进和转向,并且使得负载能够上升和下降,这种结构可以满足人们对水上无人装置的需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特别适合用于渔场引鱼和水下科学探测。
4.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的推进单元通过推进马达和推进桨来实现,升降单元通过滚筒和滚筒马达来实现,设备稳定性好,成本低。
5.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单元和控制单元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特别适合操作人员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远程控制,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无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卫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无线遥控水产养殖监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