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秧装置及抛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1164.0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7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胜;李林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岚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 地址: | 44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抛秧装置及抛秧系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主要保护培育秧苗和秧苗移植,其中秧苗移植的方式主要有插秧和抛秧,插秧是最传统的移植方式,抛秧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秧苗移植方式。对于抛秧,首先是培育带块状泥土的秧苗,采用育秧盘能够培育出带块状泥土的秧苗,育秧盘具有多个排列规整且彼此分离的育秧钵,一般育秧钵大致呈圆台形,育秧钵的底部直径比口部直径略小;将泥土和稻种同时放置在育秧钵内,培育一段时间后,秧苗的根系会将育秧钵内的泥土固定住,将秧苗从育秧钵内拔出,秧苗根部的泥土基本不会掉落;秧苗的根部带有块状泥土,将秧苗抛起后,秧苗自由下落,由于秧苗的根部较重,秧苗的根部和泥土一起会率先着地,在重力作用下,秧苗的根部和泥土会部分陷入稻田的泥浆中,随着秧苗的生长,秧苗的根系会延伸到稻田的泥浆里,并最终生长成水稻。
抛秧的方式虽然在育秧苗的过程中稍微繁琐一点,但是在抛秧时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在广大农村,抛秧还是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代替人工抛秧的抛秧机。
现有的抛秧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抛秧效果不理想,不便于实施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秧装置及抛秧系统,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抛秧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横向导轨和秧苗滑道,所述横向导轨和秧苗滑道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秧苗滑道具有多个出秧口;
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
横移机构,包括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横移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横移架上设置有多个能够沿所述秧苗滑道移动并用于将秧苗推向出秧口的推秧板;
上秧机构,所述上秧机构包括与所述横移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轴、绕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且与所述传动轴联动的传送带和间歇性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至少为两根;
抛秧机构,所述抛秧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抛秧爪、抛秧爪连接杆、滑块和竖向导轨;所述曲柄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竖向导轨滑动连接且能够沿竖向导轨竖向滑动;所述抛秧爪连接杆沿横向设置且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抛秧爪的数量与出秧口的数量对应而且所述抛秧爪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固定;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和所述曲柄铰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连接件,所述传动连接件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曲柄同步运动的链条结构或者齿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抛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经过育秧盘培育的的整板带泥秧苗取出并放在传送带上,抛秧装置在前进的过程中,上秧机构的传动轴间歇性地转动,传送带则间隙性地向秧苗滑道输送秧苗,传送带每次向秧苗滑道送一排秧苗,同时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横移架及推秧板横向移动,位于秧苗滑道上的秧苗逐渐被推向出秧口,位于出秧口的秧苗被抛秧爪下压至田里完成抛秧。
其中动力机构可以是行走轮也可以是外加动力,其中行走轮优选采用叶片式铁轮,叶片式铁轮适合在田中松软的泥土上行走;动力机构也可以是拖拉机等自身具有动力的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抛秧装置可以设置成手扶式抛秧装置,也可以设置成乘坐式抛秧装置。
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技术中能够使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结构,例如第一传动机构可以是由步进电机、导向轮和同步带构成的往复运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等。以上所列举的能够驱动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出秧口的数量决定了抛秧装置一次能够抛几株秧,作为优选,所述出秧口的数量为4~6个。抛秧爪的数量与出秧口的数量相同。另外相邻出秧口的中心间距为出秧口宽度的整数倍。横移架移动的距离等于相邻出秧口的中心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横移架上安装有用于承载秧苗的秧箱,所述秧箱具有载秧斜面,所述传送带具有秧苗输入端和秧苗输出端,所述载秧斜面朝向所述秧苗输入端倾斜下降。
作为传送带的优选,所述传送带具有粗糙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岚,未经李林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1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轴传动式电动修剪机
- 下一篇:一种家用种植用多钻头钻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