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分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6662.6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进;吴姗;蓝永庭;谌炎辉;杨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B65G47/9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分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厚钢板厂,成品堆垛后的部分压力容器钢板需要做探伤检验,因此需要对待检验的部分钢板进行单块分离,方便探伤设备对钢板进行单块探伤,以保证钢板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传统的分板器是利用弯钩装置与钢板输送辊道配合进行分离,弯钩装置容易造成钢板表面刮伤,影响钢板表面质量;而且传统分板器需要至少2个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分板工作,作业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钢板分板装置,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对钢板有损伤、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的缺陷,具有操作简便、节省人力资源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板分板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运输辊道、门式固定架、横梁、电磁铁,所述门式固定架设有两组以上,间隔设于运输辊道分板区域,其门梁下方吊装有与运输辊道的传送方向一致的横梁;所述的横梁的正下方对应运输辊道;所述的电磁铁设于横梁的下方。
所述门式固定架上设有两个定滑轮组,所述的横梁上连接有两条牵拉绳,一条牵拉绳经其中一个定滑轮组变向后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另一条牵拉绳经过另一定滑轮组变向后与配重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动力装置一侧的定滑轮组包括三个定滑轮,定滑轮的设置方式为:门式固定架的立柱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一个,门梁的中部设有一个。
优选地,所述的配重一侧的定滑轮组包括两个定滑轮,定滑轮的设置方式为:门式固定架的立柱上端设有一个,门梁的中部设有一个。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同步减速器、同步轴、滚筒,所述动力源通过同步减速器与同步轴联动;所述的各个门式固定架的立柱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滚筒,各个滚筒位于门式固定架的同一侧,所述的牵拉绳通过缠绕于滚筒上的方式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同步轴沿运输辊道的传送方向设置,各个滚筒分别与同步轴连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为变频电机或液压缸。
优选地,还包括制动器与圆柱齿轮减速器;所述制动器一端与动力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减速器连接,动力源、制动器、圆柱齿轮减速器与同步减速器联动。
优选地,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2组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堆垛的钢板通过运输辊道运输至电磁铁的正下方,动力装置控制横梁带动电磁铁下降,电磁铁通电吸附最上面的钢板,并上升到一定高度;运输辊道运动,将堆垛钢板移出电磁铁正下方区域,动力装置控制横梁下降,电磁铁断电将钢板放置在运输辊道上,完成第一块钢板的分离,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堆垛钢板的分离,使得各钢板依次排列在运输辊道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装置与电磁铁进行配合,实现钢板的无损提升,并结合运输辊道,可以有效进行堆垛钢板的分离,避免刮伤钢板,提高了产品质量及作业的效率;优选方案中采用液压缸或变频电机作为动力源,可以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或电机转速来改变电磁铁的起吊速度;并且,优选方案中的制动器、圆柱齿轮减速器以及同步减速器的组合保证了分板装置的稳定运行,同时提升装置的操作性与安全性;电磁铁可以不同规格钢板的重量改变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相应的吸附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1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主视图
图2为实施1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侧视图
图3为实施1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俯视图
图4为实施2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主视图
图5为实施2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侧视图
图6为实施2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俯视图
图中各部分名称及标号如下:
1为运输辊道,2为门式固定架,3为横梁,4为定滑轮,5为牵拉绳,6为配重,7为电磁铁,81为动力源,82为同步减速器,83为同步轴,84为滚筒,85为制动器,86为圆柱齿轮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分板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运输辊道1、门式固定架2、横梁3、电磁铁4;
所述门式固定架2设有两组以上,间隔设于运输辊道1分板区域,其门梁下方吊装有与运输辊道1的传送方向一致的横梁3;所述的横梁3的正下方对应运输辊道1;所述的电磁铁4设于横梁3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6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