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7107.9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F01M5/00;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歧管 具有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是发动机关键部件之一,其核心功能是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充足均匀的混合气,是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发动机电喷系统的主要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均安装在进气歧管上,使得进气歧管的强度和结构很复杂。油气分离器是把其内部的油气混合气中的油和气体分离开来的一种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歧管和油气分离器为单体式结构。从而,进气歧管和油气分离器布置需要占用的空间大,在发动机上很难满足其所需要的空间,零件数量多且装配不方便。此外,进气歧管上需要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探测进气温度,以避免进气温度过高,增加了成本与控制的复杂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进气歧管本体、油气分离器以及冷却剂容器,其中,所述冷却剂容器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和油气分离器贴合接触,以对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和油气分离器进行冷却。
优选地,所述冷却剂容器为扁平结构,其一侧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贴合接触,另一侧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贴合接触。
优选地,所述冷却剂容器具有冷却剂进口和冷却剂出口。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具有与分离腔连通的曲轴箱接口、出气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上侧,所述回油口位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下侧,在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油气分离结构,其中,所述油气分离结构是挡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曲轴箱接口、出气口和回油口在所述油气分离器的纵向上依次排列,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在所述油气分离器的纵向上依次排列的平行挡板结构、“人”字形挡板结构以及交错形挡板结构,其中,所述平行挡板结构邻近所述曲轴箱接口设置,所述“人”字形挡板结构邻近所述回油口设置,所述交错形挡板结构设置在所述“人”字形挡板结构与出气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人”字形挡板结构由多组“人”字形挡板组成,形成所述“人”字形挡板的两个子挡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交错形挡板结构的相邻子挡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第一间隙。
优选地,所述平行挡板结构的子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曲轴箱接口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角度,所述角度范围设置在30°至90°之间。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为扁平结构,且其外轮廓与所述冷却剂容器相同。
优选地,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冷却剂容器以及油气分离器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歧管将进气歧管本体、冷却剂容器以及油气分离器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有效减小布置空间,且将多个零件集成化,安装简便,同时采用冷却剂容器对进气歧管本体和油气分离器同时进行冷却,从而有效提高气歧管本体内部的进气量,同时促进油气分离器内部的油滴凝结且提高分离效果,能够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降低成本与控制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进气歧管的分解性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进气歧管中的冷却剂容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进气歧管中的油气分离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7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