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4383.3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卫华;吴军;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微生物 活性 加热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微生物在冬季寒冷条件下净水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微生物净化污水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寒冷冬季,由于气温过低,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净化污水的效率大幅度降低,有的污水净化企业甚至将微生物污水净化这一工艺环节中止,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在寒冷冬季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提高寒冷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电加热结构、塑料大棚、“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空压机,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固定轴、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均固定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电加热结构包括“环形”密封腔体、导热棒,所述塑料大棚底部安装有漂浮框,漂浮框与“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顶部连接,“环形”密封腔体固定在“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内的中间支撑杆上,“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上还设置有微生物寄居带,空压机通过管道与“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底部连接。
所述漂浮框与“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均由塑料管制成。
所述“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底层塑料管上设置有孔洞。
所述底层塑料管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接。
所述孔洞为至少一个。
所述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及导热棒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所述“环形”密封腔体内灌装有导热液。
所述导热棒穿过“环形”密封腔体伸入导热液中。
所述微生物寄居带为纤维带,纤维带缠绕固定在“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上。
所述“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底部还设置有沉重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发电电加热结合水面漂浮式的日光塑料大棚来进行加温保温,有效的提高了寒冷条件下微生物的净化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固定轴1、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电池板3、电加热结构4、“环形”密封腔体4-1、导热棒4-2、塑料大棚5、漂浮框6、“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支撑杆7-1、微生物寄居带8、孔洞9、空压机10、管道11、电线12、沉重锤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电加热结构4、塑料大棚5、“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空压机10,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固定轴1、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电池板3,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电池板3均固定安装在固定轴1上,电加热结构4包括“环形”密封腔体4-1、导热棒4-2,塑料大棚5底部安装有漂浮框6,漂浮框6与“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顶部连接,“环形”密封腔体4-1固定在“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内的中间支撑杆7-1上,“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上还设置有微生物寄居带8,空压机10通过管道11与“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底部连接,漂浮框6与“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均由塑料管制成,“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底层塑料管上设置有孔洞9,底层塑料管通过管道11与空压机10连接,孔洞9为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电池板3及导热棒4-2之间通过电线12连接,“环形”密封腔体4-1内灌装有导热液,导热棒4-2穿过“环形”密封腔体4-1伸入导热液中,微生物寄居带8为纤维带,纤维带缠绕固定在“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上,“立方体形”微生物寄居架7底部还设置有沉重锤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4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