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7586.6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牛营凯;王雅莉;贾伟伟;袁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63 | 分类号: | F16C35/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李轩;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轮毂 轴承 防松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领域,特别是一种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
背景技术
卡车轮毂轴承是用来承重和为轮毂的传动提供精确引导的零件,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卡车轮毂轴承由内外两个轴承组成,为了使外轴承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并确保车辆的安全性,需要对外轴承进行紧固。现有的技术手段如图1所示,用螺母101直接对卡车轮毂轴承102进行固定,并在中间放置垫片103。但是,螺母101在紧固过程中,垫片103会与卡车轮毂轴承102一起转动,导致过度紧固或无法紧固,甚至造成轴承102的损坏。并且轴承2长时间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会造成螺母101松动,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卡车轮毂轴承松动和脱离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包括:
转向节;
卡车轮毂轴承,其套装在所述转向节的顶端;
垫片,其套装在所述转向节的顶端,贴合在所述卡车轮毂轴承上;
螺母,其螺接在所述转向节的顶端,抵靠在所述垫片上,将所述卡车轮毂轴承固定;
所述垫片相对于所述转向节之径向和周向的位置固定;所述螺母与所述垫片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将所述螺母锁止在所述转向节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转向节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轴向凹槽,所述垫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起,该凸起滑动配合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向节的顶端开设有径向通孔;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多个卡爪,其间隔设置在所述螺母与所述垫片相对的端面边缘处;
开口销,其穿过所述通孔,该开口销的两端部嵌入在所述卡爪之间。
优选地,所述开口销的两端部与所述卡爪之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开口销的开口端上两脚部均包夹在所述卡爪上。
优选地,所述螺母为经调质处理后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垫片与转向节的周向和径向位置固定,在拧紧螺母时垫片不会随卡车轮毂轴承转动,在螺母拧紧后,锁定结构将螺母锁止在转向节的顶端,避免了螺母发生松动或脱落,确保了卡车轮毂轴承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卡车轮毂轴承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种实施例提供的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种实施例提供的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中转向节的顶端局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种实施例提供的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中垫片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种实施例提供的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的第一局部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种实施例提供的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的第二局部视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为:101螺母、102卡车轮毂轴承、103垫片。
图2至图7中附图标记为:1转向节、2卡车轮毂轴承、3垫片、4螺母、5凹槽、6凸起、7通孔、8卡爪、9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卡车轮毂轴承防松脱结构包括转向节1、卡车轮毂轴承2、垫片3和螺母4。卡车轮毂轴承2套装在转向节1的顶端,垫片3套装在转向节1的顶端,贴合在卡车轮毂轴承2上,该垫片3相对于转向节1之径向和周向的位置固定。螺母4螺接在转向节1的顶端,抵靠在垫片3上,将卡车轮毂轴承2固定。螺母4与垫片3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将螺母4锁止在转向节1的顶端。
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转向节1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轴向凹槽5。如图5所示,垫片3的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起6。如图6所示,该凸起6滑动配合在凹槽5内。为了便于装配,凸起6与凹槽5间隙配合。采用上述结构,在拧紧螺母时垫片不会随卡车轮毂轴承转动。除了采用此种结构外,也可以在转向节1的顶端外壁上相对于该转向节1的轴线对称开设有多个凹槽5,相应的在垫片3的内壁上设置有于凹槽5向对应的凸起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控制双向轴承
- 下一篇:推力轴承滚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