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的油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5389.0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羽 |
主分类号: | F01M11/04 | 分类号: | F01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杜国庆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发动 机油 底壳补油 装置 油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的油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保证汽车行使用过程中对机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添加,专利号2014205003143公开了本发明人“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该装置中为了能够将机油动态的补充到油底壳中需要将油底壳侧面打孔连接补油管,缺点是安装补油装置时需要换油底壳、拆装油底壳,费时费力、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的油管连接结构,在原发动机的油底壳的放油口通过设置一个三通联接装置实现补油管与油底壳的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的油管连接结构,包括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和补油装置,补油装置的机油补充连接管连接至油底壳,油底壳上有放油口,放油口上旋有堵塞螺栓,其中,一个连接装置代替堵塞螺栓旋入所述放油口,所述连接装置至少有两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口,分别为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第一通道口与所述油底壳内连通,第二通道口连接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的进油口高于油底壳。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连接装置是一个三通连接装置,分别为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接口以及第三通道口,所述第一通道口代替堵塞螺栓旋入所述放油口与所述油底壳内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口连接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所述第三通道口与所述放油口螺口规格相同被所述堵塞螺栓旋入堵住。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连接管通过一个可插拔的快速连接头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油底壳上设置有定位卡座,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通过定位卡座固定绕向所述油底壳顶部,并从高于所述油底壳顶部的位置连接至补油装置的补油罐。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机油箱原有的放油口,通过一个连接装置与机油补充连接管连接,改变了原有的需要另外对油底壳钻孔加工,甚至更换油底壳的工艺操作,结构简单,造作方便,节省了费用,简单可靠,成本低,实施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二通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三通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的油管连接结构,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汽车发动机油底,1和补油装置,补油装置的机油补充连接管2连接至油底壳,油底壳上有放油口101,放油口上旋有堵塞螺栓,其中,一个连接装置3代替堵塞螺栓旋入所述放油口,所述连接装置至少有两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口,分别为第一通道口301和第二通道口302,第一通道口与所述油底壳内连通,第二通道口连接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的进油口高于油底壳。
实施例中,所述补油装置包括一个机油补油罐4,所述机油补油罐底面高于油底壳设置,所述机油添加储罐通过一个连接管2与油底壳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是打开机油补油罐流出机油的开关阀门,一个阀门控制器连接控制开关控制输连接管的接通与关闭;其中,所述的控制开关是一种受控的电控开关阀门,阀门控制器根据控制开关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控制开关选择为液压阀门时,阀门控制器则是一个液压阀门控制器,当选择气动开关阀门,阀门控制器则是一个气动阀门控制器。所述开关阀门可以有多种形式的,例如气动阀门。
当连接装置如图2所示是一个只有两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口的时候,在放油时需要首先将连接管拆下,然后再拆堵塞螺栓,因此,所述连接管通过一个可插拔的快速连接头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方便了快速拆卸。
实施例中,为了在放油时不将连接管拆下:另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接装置是一个三通连接装置,分别为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接口以及第三通道口303,所述第一通道口代替堵塞螺栓旋入所述放油口与所述油底壳内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口连接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所述第三通道口与所述放油口螺口规格相同被所述堵塞螺栓旋入堵住。
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连接管的进油口高于所述油底壳顶部,所述油底壳上设置有定位卡座5,所述机油补充连接管通过定位卡座固定绕向所述油底壳顶部,并从高于所述油底壳顶部的位置连接至补油装置的补油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羽,未经刘新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5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