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联五轴联动智能焊接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7544.4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康清格;张自强;李润钿;赵永杰;龚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3K37/02;B23K9/12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联五轴 联动 智能 焊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机器视觉的新型混联五轴联动智能焊接平台。
背景技术
一个国家焊接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其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焊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产品,从几十万吨级的巨型轮船到不足1克的微型电子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依赖着焊接技术。
目前,国内外焊接设备主要有关节焊接机器人、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等。关节焊接机器人,由于工作空间大、轨迹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如专利号为201420360561.8的《一种五轴焊接机器人的机械臂结构》,该机械臂机构为关节式,由转动机身,转动大臂,转动小臂与具有3个自由度的腕关节及末端执行器组成,这种多自由度关节焊接机器人工作空间大,在姿态调整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柔性,但该关节式焊接机器人冗长的悬臂结构,且都将电机安装在关节处,使得机械手臂显得笨重,存在转动惯量大、刚度差以及累积误差大等不足,机构的负载能力和动态性能较差,难以满足日益高速高精度要求。相对于关节焊接机器人,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刚度较大,负载能力较大,重复定位精度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如专利号为200910310204.4的《自动焊锡机器人》,其主要包括X、Y、Z三个方向的模块,能够实现三自由度的焊接,而工件表面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使得该焊接机器人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多自由度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如专利号为201310469417.8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的焊接机器人》,虽然具有X、Y、Z、U、W轴五轴联动的功能,但由于串联机构的某些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如误差积累效应、控制精度较低、负载驱动能力有限等,从而限制了多自由度串联机构焊接平台的应用范围。
相比于串联机构,并联机构刚度高,控制精度高,易实现高速控制,其不足在于工作范围较小,灵活性和柔性相对较差。而混联机构具有负载能力强、高速高精度、控制解耦、工作空间较大、运动惯量低等优点,弥补了串联和并联机构的缺点,并展示了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已有的混联焊接机器人中,如专利号为200910010905.6的《一种双并联叠加多功能机器人》,其并联机构由两个直线电机驱动,各直线电机的动子不能在另外一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运动,使得直线电机的动子行程变小,从而使得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相对较小,以及焊枪安装在运动平台的万向工作头上,虽然万向工作头能够实现三个自由度的运动,但是万向工作头的制造比较困难,万向工作头本身的结构已经很复杂了,再在其上面安装其它执行元件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该机器人的工作台为固定工作台,会导致所有的姿态都集中在万向工作头上,由于误差累积效应,机器人在工作时,可能会导致初始化、定位不准确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以上传统的焊接机器人在焊接时,经常由于定位不准确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以及焊接精度,具有视觉功能的焊接机器人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的配有视觉功能的焊接机器人中,如专利号为200710179406.0的《大型工件焊接智能机器人装置》,该装置使用智能视觉控制技术,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但是该装置具有9个串联的运动轴,使得制造,控制更加困难,且串联机构的具有误差积累效应、控制精度较低、负载驱动能力有限等缺陷。所以如何研制出灵活性好、精度高、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制造安装简单的焊接机器人,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联五轴联动智能焊接平台。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负载能力差、精度低、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成本昂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联五轴联动智能焊接平台,包括定平台、串联运动单元、并联运动单元、末端运动单元、视觉单元、工作台;
所述串联运动单元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定平台上的直线电机固定板;
所述并联运动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直线电机固定板下方的双动子直线电机、第一支链、第二支链,所述第一支链头端与所述双动子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链头端与所述双动子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转动连接;
所述末端运动单元包括动平台、伺服电机、焊枪,所述动平台与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末端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动平台下方,所述焊枪通过焊枪支架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视觉单元安装于所述焊枪支架上,获取所述焊枪的焊缝信息;
所述工作台为旋转工作台,置于所述动平台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未经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7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