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管清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2504.2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9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中原;朱晶晶;王智民;李玉贤;周静;梁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9/093 | 分类号: | B08B9/093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管 清洗 | ||
1.一种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容器(1)顶部的上方有伸入到第一容器内的上下开口的圆筒(8),圆筒的上端装有套管(4),第一容器和圆筒之间连接有将第一容器间隔成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的玻璃板(9),圆筒的内壁上均布有呈纵向放置的上下开口的核磁管套管(20),核磁管套管的上端伸进套管(4),固定在套管(4)内壁上,套管上口部密封有上盖(3),核磁管套管中心有下端伸出呈弯钩状的玻璃管(7),玻璃管的上部开口,下端的弯钩穿过玻璃板和第一空腔连通,核磁管套管和玻璃管之间有空隙通道,第一容器的上部分别有和第一空腔连通的加液口(6)、伸入到圆筒(8)内的第一抽气管(12)及伸入到第一空腔内的第二抽气管(14),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经第一三通活塞(13)相互连通,第一容器的下部连通有第二容器(2),第二容器上部有废液口(19),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连通有通管(11),通管的上端伸入第一空腔内,通管的下端伸进第二容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液口(6)的口部有塞子(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磁管套管(20)有多个,呈圆环形排列在圆筒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三通活塞(13)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和第一抽气管的出口端连通,水平方向的另一端和第一抽气管的进口端连通,第一三通活塞(13)的垂直方向的一端和第二抽气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一抽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抽气泵(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经连接管(18)相互连通,连接管内有向下伸入到第二容器内的引流管(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8)上有聚四氟活塞(17),通管(11)上有活塞(10)或者连接管和通管经第二三通活塞(22)相互连通,第二三通活塞(22)分别和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二容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3)的下部有向下的凸台,凸台伸进套管内上部,置于核磁管套管的上方,凸台的外周壁和套管的上口内壁接触,构成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管(7)的上部开口高度低于核磁管套管(20)的上口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板(9)呈弧形,玻璃板和圆筒的连接处低于玻璃板和第一容器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管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器为圆形,第二容器为三角形或底部为圆弧的瓶形结构,当第二容器的底部为圆弧状的瓶形结构时,第二容器的底部有三角形的支撑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2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双向数控打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薄壁钛合金零件的切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