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挡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7050.1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顶;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卡澜特车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4/08 | 分类号: | F21V14/08;F21W101/02;F21W101/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led 芯片 远近 一体化 汽车 大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挡光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前照大灯一般采取反光杯进行聚光,经反光杯聚光后的光线在出射时采用透镜进行再次聚光,并使得汽车前方的光线达到一定的照度值,从而为驾驶人员提供照明。为了使汽车前照大灯能够实现远近光型的切换,通常在反光杯的杯口处(即光线出射端)设置挡光组件,但是现有技术中往往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挡光组件结构复杂,安装精确性和牢固性较差,难以满足前照大灯的光型需求;其二,挡光组件难以精准地控制光型,在与其他部件配合时,光型的宽度、厚度以及均匀度均难以满足国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挡光机构,本挡光机构不但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固定,而且能够较好地满足大灯的光型需求,同时与其他部件配合使用,能够使光型的宽度、厚度以及均匀度均达到国标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挡光机构,所述挡光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挡光板以及驱动挡光板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挡光板包括便于其自身与定位板构成铰接配合的转动轴孔;挡光板在转动轴孔的旁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明暗截止线的挡光臂和拨动臂;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拨动臂动作使得挡光臂绕转动轴孔上下转动而得到设定光型。
优选的,所述挡光臂呈板状,且板状挡光臂的板面与光线出射方向垂直,挡光臂的上边沿在靠近转动轴孔一侧设置有第一直边,在远离转动轴孔一侧设置有第二直边,所述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二者不平行且通过向上凸起的弧形边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边的最高点突出在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的上侧,所述第一直边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直边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二直边的较高端点;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拨动臂动作,挡光臂绕转动轴孔上下转动时,使得第一直边、弧形边和第二直边均伸出在定位板上板沿的上侧以使大灯发射出近光光型,或者第一直边、弧形边和第二直边均被定位板的上板沿遮挡而使大灯发射出远光光型两种位置状态。
优选的,所述拨动臂上设置有拨动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即拨动轴的端部伸入拨动孔中,所述驱动机构的拨动轴通过拨动孔驱动挡光板的挡光臂绕转动轴孔上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边的远离转动轴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板的上板沿在相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板上设置有挡光板以及驱动挡光板动作的驱动机构,从而实现了挡光板、驱动机构以及定位板的整体性,确保了整个挡板机构能够精准稳固地被安装固定在反光杯的杯口处;驱动机构则驱动挡光板动作,而实现切换远近光的目的,从而保证了大灯模组的光型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挡光臂的上边沿由依次相连的第一直边、弧形边和第二直边构成,这种带有曲线结构的上边沿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光型,从而第一直边、弧形边和第二直边彼此配合不但能够使出射光线符合设定光型,而且出射光线的光型和亮度均达到或超过了国标要求。
3)、本实用新型在定位板的上板沿处设置有限位挡块,而在第二直边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挡块和限位槽彼此配合,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定位,从而保证光型能够满足国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a、1b均是挡光机构在前照大灯发出远光光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均是挡光机构在前照大灯发出近光光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60—挡光机构61—定位板611—限位挡块62—驱动机构
621—拨动轴63—挡光板631—转动轴孔632—挡光臂
6321—第一直边6322—弧形边6323—第二直边
6324—限位槽633—拨动臂6331—拨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卡澜特车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卡澜特车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