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6274.2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廖鸿宇;孙放;明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通用 扩展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灵活转动的兼具机械-电子-通信三种接口于一体的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
背景技术
在专利号为:ZL 201420792623.2,专利名称:一种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的专利中提到了一种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该扩展接口兼具机械-电子-通信三种接口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多种配件即插即用的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但是从专利描述中可知这种通用扩展接口没有转动功能,无法满足多种扩展配件使用过程中需要灵活转动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兼具机械-电子-通信三种接口功能于一体、满足多种配件即插即用、可灵活转动的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其特征在于:该通用扩展接口包括机械接口、电子接口、通信协议接口三种接口,兼具机械-电子-通信三种接口功能于一体,其中机械接口用于方便的固定扩展配件;电子接口用于为扩展配件供电并提供通信链路;通信协议接口是基于电子接口实现的数据命令交换协议标准;该通用扩展接口进一步包括一电机,用于为转动提供动力;以及用于连接电机和接口的传动装置;该通用扩展接口可以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也可以设置在扩展配件上。
所述机械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为螺旋接口、耦合接口、钩式接口、凹凸接口中的一种。
所述电子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为USB、CAN、RS232、RS485接口中的一种。
所述的扩展配件包括但不限于擦地机械臂、抓取机械臂、交互显示屏、娱乐装置等。
所述的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或舵机。
所述的传动装置可以为齿轮、皮带、连杆、蜗轮、蜗杆或谐波齿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机器人主体由驱动轮、从动轮、底盘驱动电机、电池、传感器及控制板组成。
所述通用扩展接口可以一个或多个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
所述的机器人主体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卧式、立体式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机器人形状。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具有所述通用扩展接口及连接有所述扩展配件的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该机器人通用扩展接口,兼具机械-电子-通信三种接口的功能于一体,可连接多种扩展配件,并且可以使扩展配件灵活转动、完成各种功能,扩展了配件选择范围,使用起来更灵活、方便,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而且能够使机器人整体结构简单,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有1个通用扩展接口盘式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有1个通用扩展接口盘式机器人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扩展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述通用扩展接口的立式机器人主视图。
图中符号:1-驱动轮;2-底盘驱动电机;3-电池;4-从动轮;5-传感器;6-通用扩展接口;7-电子接口;8-机械接口;9-机器人主体;10-接口电机;11-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通用扩展接口6设置在盘式机器人主体9上,通用扩展接口6包括机械接口8、电子接口7、通信协议接口三种接口,兼具机械-电子-通信三种接口功能于一体,其中机械接口8用于方便的固定扩展配件;电子接口7用于为扩展配件供电并提供通信链路;通信协议接口是基于电子接口实现的数据命令交换协议标准;该通用扩展接口6进一步包括一电机10,用于为转动提供动力;以及用于连接电机和接口的传动装置11,如图3所示;通用扩展接口6可以一个或多个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通用扩展接口6还可设置在机器人扩展配件上。
机器人主体9包括驱动轮1、从动轮4、底盘驱动电机2、电池3、传感器5及控制板。
所述机械接口8包括但不限于为螺旋接口、耦合接口、钩式接口、凹凸接口中的一种。所述电子接口7包括但不限于为USB、CAN、RS232、RS485接口中的一种。所述的扩展配件包括但不限于擦地机械臂、抓取机械臂、交互显示屏、娱乐装置等。
所述的电机10可以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或舵机。
所述的传动装置11可以为齿轮、皮带、连杆、蜗轮、蜗杆或谐波齿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机器人主体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盘式、立体式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机器人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6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