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擎省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6502.8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良溪 |
主分类号: | F02M33/00 | 分类号: | F02M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省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气化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引擎省油器。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引擎用的油管配置示意图,包括设于内燃机10周边的油箱20及所连接化油器30的油管40,油管40是将油箱20内的燃油50输入化油器30的通道。惟,油管40也只使用在燃油50输送,并无其他作用。
另外,内燃机10如过想组装省油器,则大多外装于内燃机10周边管路外(省油器与内燃机10周边管路在此未标注及绘出)。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油管40使用功能过于单一,而省油器组装时也有额外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引擎省油器,解决省油器外装于内燃机周边管路外的缺点,使引擎省油器更具省油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引擎省油器,所述引擎省油器为内燃机供应燃料且与内燃机外部的油箱连接,所述引擎省油器至少包括一个第一衔接件,所述第一衔接件一端通过一过滤燃油杂质的油杯导接到油箱,所述第一衔接件的另一端接有燃油气化装置;所述第一衔接件内至少接有一螺旋纹棒,所述螺旋纹棒周缘分布有螺旋沟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油杯包括用于衔接第一衔接件的第二衔接件,所述第二衔接件包括一滤网室,所述滤网室内设有滤网,且滤网上设有第一螺接部;所述油杯还包括有一衔接油箱的第三衔接件,所述第三衔接件内设有锁接第一螺接部并固定限位滤网的第二螺接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旋纹棒周缘分布有三道螺旋沟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旋纹棒前端设有一锥状的第一导流端,螺旋纹棒后端设有一锥状的第二导流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衔接件内还接有第二螺旋纹棒,所述第二螺旋纹棒周缘分布有螺旋沟槽,所述第一螺旋纹棒的螺旋沟槽为顺时针方向,第二螺旋纹棒的螺旋沟槽为逆时针方向;或者所述第一螺旋纹棒的螺旋沟槽为逆时针方向,第二螺旋纹棒的螺旋沟槽为顺时针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螺旋纹棒周缘分布有螺旋沟槽,螺旋沟槽系在燃油通过时:可以加速、旋转与扰流破除燃油表面张力及密度,其有效的提升第一衔接件(油管)的实用性,更可解决省油器外装于内燃机周边管路外的缺点,另螺旋纹棒中第一导流端与第二导流端以锥状设置,可以增加燃油通过时的顺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引擎用的油管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省油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省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省油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纹棒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纹棒实际使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省油器配置两个螺旋纹棒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组螺旋纹棒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燃机—10油箱—20化油器—30油管—40燃油—50
燃料—A引擎省油器—1第一衔接件—11螺旋纹棒—12
螺旋沟槽—121第一导流端—122第二导流端—123内燃机—2
油箱—3燃油汽化装置—4油杯—5第二衔接件—51
滤网室—511滤网—512第一螺接部—513第三衔接件—52
第二螺接部—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擎省油器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擎省油器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2至图6一种引擎省油器1,其中,该引擎省油器1是设于内燃机2外部且连接燃油汽化装置4的油箱3,为内燃机2供应燃料A,引擎省油器1至少包有一第一衔接件11,第一衔接件11一端衔接有一可过滤燃油A杂质的油杯5,第一衔接件11通过油杯5导接该油箱3。第一衔接件11另端接有燃油汽化装置4,且第一衔接件44内至少密接有一螺旋纹棒12,螺旋纹棒12周缘分布有燃油A通过时,用以加速、旋转与扰流破除燃油A表面张力及密度的螺旋沟槽121(如图2所示);内燃机2可为汽车用的涡轮喷射引擎,且内燃机10可用于汽车、机车、航空器、航海器具上,另外,第一衔接件11可为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良溪,未经陈良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6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产气式阻爆气囊装置
- 下一篇:弹力排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