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场板的半导体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9547.2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C·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4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半导体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电子学,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场板的半导体部件。
背景技术
在过去,半导体产业使用各种不同器件结构和方法形成半导体器件,诸如例如二极管、Schottky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FE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等。已从化合物半导体衬底(诸如,例如III-N材料)制造诸如二极管、Schottky二极管和FET的器件。由III-N材料(诸如,氮化镓(GaN)/氮化铝镓(AlGaN)材料)制成的半导体器件的缺点包括高反向漏电流和低反向击穿电压。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半导体制造商已在器件的阳极使用介电层以减小反向漏电流。于2011年6月9日公布的ZhiHe的公开号为2011/0133251A1的美国专利申请描述在阳极使用介电层以减小反向漏电流。虽然He教导一种用于减轻高反向漏电流的技术,但低反向击穿电压的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具有一种用于使用解决性能规格和可制造性的III-N半导体衬底制造半导体部件的结构和方法将会是有益的。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所述结构和方法将会具有另外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具有一种包括场板的电路,以降低半导体部件的接触部边缘的电场并且扩展耗尽区,由此增加半导体部件的反向击穿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场板的半导体部件,包括:半导体材料,具有表面;介电材料层,位于半导体材料上方;第一电极,延伸通过介电材料层的第一部分并且与半导体材料的第一部分接触,第一电极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被构造为场板的一部分;和第二电极,延伸通过介电材料层的第二部分并且与半导体材料的第二部分接触。
优选地,第一电极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阶梯,第一阶梯具有第一阶梯距离,并且第一电极的第二侧壁具有第二阶梯,第二阶梯具有第二阶梯距离,第一阶梯距离大于第二阶梯距离。
优选地,第一电极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三阶梯,第三阶梯具有第三阶梯距离,第二阶梯距离大于第三阶梯距离。
优选地,第一电极的第二侧壁具有第四阶梯,第四阶梯具有第四阶梯距离;第一电极的第二侧壁具有第五阶梯,第五阶梯具有第五阶梯距离;并且第一电极的第二侧壁具有第六阶梯,第六阶梯具有第六阶梯距离,第四阶梯距离、第五阶梯距离和第六阶梯距离是相同距离并且小于第一阶梯距离。
优选地,第二电极具有T形。
优选地,第一电极具有有着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和有着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
优选地,半导体材料包括:半导体衬底;成核层,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缓冲区域,位于成核层上方;沟道层,位于缓冲区域上方;和应变层,位于沟道层上方。
优选地,缓冲区域包括被构造为缓冲区域的一个或多个III-N材料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部件,包括:半导体材料,其中半导体材料包括多个层,所述多个层包括具有表面的应变层;第一介电材料层,位于应变层上;第一接触部,延伸通过第一介电材料层并且与应变层接触;和第二接触部,延伸通过第一介电材料层并且与应变层接触,其中第一接触部具有朝着第二接触部延伸并且用作场板的部分。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具有多个不对称阶梯并且第二接触部具有对称阶梯。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具有多个不对称阶梯,其中所述多个不对称阶梯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第一侧向维度;第二部分,具有第二侧向维度,第二部分沿垂直方向与第一部分相邻并且第一侧向维度大于第二侧向维度;和第三部分,具有第三侧向维度,第三部分沿垂直方向与第二部分相邻,其中第二侧向维度大于第三侧向维度。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具有多个不对称阶梯并且第二接触部具有T形。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侧壁,其中第一相对侧壁具有倾斜形状。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相对侧壁具有倾斜形状。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相对侧壁具有阶梯形状。
优选地,第二接触部具有有着阶梯形状的侧壁,其中具有阶梯形状的第二接触部的侧壁面对第一接触部。
优选地,第二接触部具有有着T形的侧壁,所述有着T形的侧壁面对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相对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9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枕与单节车体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以地弹簧为转轴的轻型铁路客车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