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动力电池的易携带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4555.X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季伟源;钱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 地址: | 21561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动力电池 携带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的易携带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己经成为人类发展和生存的重大问题。燃油汽车使用的燃料为一次性能源,开发使用后便不可再生。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地球的矿物能源己面临枯竭。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在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电动汽车使用车载电池所储存的电能作为其行驶的动力,传统车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缺陷,由于体积较大,携带非常的不便,各电池模块安装结构也并不稳定,因汽车震动易出现松脱的现象,拆卸安装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的易携带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的易携带电池模组,包括正极支架、负极支架、正极镍片、负极镍片以及多个电芯,所述的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相对放置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电芯设置在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之间,所述的正极镍片设置在正极支架的外侧,并且与电芯电性连接,所述的负极镍片设置在负极支架的外侧,并且与电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正极支架或负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的支架本体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电芯的圆筒,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电池模组连接的连接框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下部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箱体连接的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搬运的拎手。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框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的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栓柱,螺栓穿过正极支架的螺栓柱及负极支架的螺栓柱将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镍片或负极镍片包括镍片本体,所述镍片本体开设有若干个山型焊孔,各山型焊孔按列分布在镍片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镍片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之间具有用于电芯散热的散热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圆筒为多行多列形式排布,单个圆筒内放置单个电芯,相邻的电芯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正极镍片和电芯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负极镍片和电芯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将各个电芯稳定固定正负支架之间,提高整个电池模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易于携带安装与拆卸。
支架本体中,依靠圆筒可对电芯进行有效定位,提高电芯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依靠连接框体可以将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稳定的连接,依靠凸台实现电池模组与外部箱体之间稳定连接,进而提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安装的强度和稳定性。
拎手的设计可以方便电池模组的搬运。正极支架的拎手和负极支架的拎手组合可以更加方便稳定的手握搬运电池模组。
散热框体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
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依靠螺栓连接固定,方便电池模组的组装拆卸,提高整个电池模组的强度。
正极镍片或负极镍片中,山型焊孔可使形成的焊位伸出片较长,获得较大的面积,不易断裂,折弯,焊接稳定性好。
依靠圆弧凹槽可抵消部分震动力,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负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正极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正极支架,2、负极支架,3、正极镍片,4、负极镍片,5、电芯,10、支架本体,11、圆筒,12、连接框体,13、凸台,14、散热框体,15、螺栓柱,16、拎手,20、镍片本体,21、山型焊孔,22、圆弧凹槽,23、焊位伸出片,24、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的易携带电池模组,包括正极支架1、负极支架2、正极镍片3、负极镍片4以及多个电芯5,正极支架1和负极支架2相对放置并固定连接,电芯5设置在正极支架1和负极支架2之间,正极镍片3设置在正极支架1的外侧,并且与电芯5电性连接,负极镍片4设置在负极支架2的外侧,并且与电芯5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容纳容器
- 下一篇:热合式热收缩套制作工艺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