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3995.3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俞奇渊;叶庭;张庆文;吴昊;谢志军;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华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8 | 分类号: | F16F9/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器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防尘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辰减震器防尘罩。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特别是悬架系统受到路面等冲击产生振动,为了克服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提高舒适性能,现汽车中广泛使用减震器于悬架系统中。现汽车领域的减震器主要是液压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身与车桥间受震动产生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通过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减震油便反复的从一个腔经过孔隙流入到另一个腔内,此时,通过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从而实现减震目的。在现悬架系统中,减震器的作用十分重要,针对前减震器的防尘也显得十分重要,防尘罩可以对减震器起到防尘、防水、防碎石撞伤等保护作用。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减震器防尘罩大多采用缓冲垫与波纹管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普通波纹管的弹性变形能力较差,在减震器剧烈大强度摇晃,近似于破坏性的工作(如赛车赛道)下时,容易变形,导致破裂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结构简单,弹性变形能力强,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包括波纹管状的防尘罩本体,防尘罩本体包括波纹管状的第一罩体、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罩体两端的罩体组,每个罩体组分别包括波纹管状的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第二罩体一端与第一罩体相套,第二罩体另一端与第三罩体相套,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直径依次增大,第一罩体可全部或部分的缩入及伸出第二罩体,第二罩体可全部或部分缩入及伸出第三罩体;第一罩体上设有第一骨架,第一骨架设置在第一罩体的凸起部位上。
优选的,第一罩体的凹进部位上设有第二骨架。
优选的,第三罩体的凸起部位上分布有凸块。
优选的,凸块为四棱锥状凸块,且均匀分布在第三罩体的凸起部位上。
优选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在端部设有向内或向外的扣钩,扣钩为环向翻边结构组成。
优选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均为环形结构的金属骨架。
优选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厚度均为1.0mm。
在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罩体两侧的罩体组,罩体组包括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第二罩体一端与第一罩体相套,第二罩体另一端与第三罩体相套,且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直径依次增大,在第一罩体的凸起部位设有第一骨架。第一罩体两端均设有罩体组,在车身与车桥间受震动产生相对运动时,防尘罩本体随着减震器伸缩而伸缩,罩体组以第一罩体为中心进行伸缩,第一罩体两端轴向上尺寸变化有效缓冲防尘罩本体承受的应力,增强防尘罩的弹性变形能力,防尘罩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包括波纹管状的防尘罩本体,防尘罩本体包括波纹管状的第一罩体1、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罩体1两端的罩体组,每个罩体组分别包括波纹管状的第二罩体2和第三罩体3,第二罩体2一端与第一罩体1相套,第二罩体2另一端与第三罩体3相套,第一罩体1、第二罩体2、第三罩体3在端部设有向内或向外的扣钩,扣钩为环向翻边结构组成。第一罩体1、第二罩体2、第三罩体3的直径依次增大,第一罩体1可全部或部分的缩入及伸出第二罩体2,第二罩体2可全部或部分缩入及伸出第三罩体3;第一罩体1的凸起部位上设有第一骨架11,第一罩体1的凹进部位上设有第二骨架12。第一骨架11、第二骨架12均为环形结构的金属骨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罩体3的凸起部位上均匀分布有四棱锥状凸块31。凸块31可以有效的防止压缩时防尘罩本体的波纹结构变形的不同步,以及回弹时部分波纹结构因空气无法顺利进入造成的吸壁现象,从而延长防尘罩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噪音的产生。
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1、第二罩体2、第三罩体3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1、第二罩体2、第三罩体3的厚度均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华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华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3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载货高速电梯的轿厢减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头缩口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