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座椅的滑轨的解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2143.2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清;黄启铭;陈斌斌;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滑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解扣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解扣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让车用座椅可前后调整位置,座椅须滑接于一对滑轨上,并利用卡扣器来锁住调整好的位置;当欲再次调整时,则利用解锁器经由人手扳动来解锁卡扣器的卡扣状态,并于调整好所要的位置时,放开对解锁器所施的力,使卡扣器回复到卡扣状态而锁住使用者所再次调整好的位置。
现有解锁器大致包括手柄和固定支架,惟,手柄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解锁结构,为了满足解锁需求,因此都设计得颇为复杂,导致在装配和生产过程中皆颇为繁琐,不但成本偏高,而且不利于生产快速化的实行。
再者,现有解锁器的连接结构中有许多是烧焊的,烧焊又必然会有不稳定性的潜在风险因素存在,因此影响到车用座椅的安全性。
三者,手柄具有彼此相对的封闭端和开放端,开放端设置有塑料件,以使手柄能利用塑料件来带动卡扣器动作。惟,手柄和卡扣器皆为金属材质,使用塑料件连接并受动于金属材质的手柄与卡扣器之间,将使塑料件易于发生不当延展或损坏的状况,进而导致无法有效控制卡扣器动作的缺失。
四者,设有解锁器虽能用来自由调整座椅在滑轨上的位置,惟当车具遭遇踫撞而使车体溃缩时,溃缩的车体常会触碰到手柄而导致解锁,使解锁后的座椅朝车头方向冲去,造成乘坐者更易于在车内撞上车体(例如仪表板)而有较高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解扣装置,通过较为简化的设计,以使装配和生产过程皆变得较为简单、容易,进而有利于生产快速化的实行,并能使成本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解扣装置,用以枢接于滑轨并对应设于滑轨上的卡扣结构带动,该解扣装置包括:
一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滑轨;以及
一控制结构,包含:
一支架,能够转动地连接于该固定架且具有一限位空间;
一控制杆,具有一连接端部,该连接端部对应插入并受限于该限位空间内;和
一弹性件,弹性连接于该支架与所述滑轨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架开设有一第一穿孔,该固定架对应该第一穿孔位置开设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之间则通过一第一枢接件彼此枢接,该支架以该第一枢接件为轴而旋转。
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件套接于该第一枢接件。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架开设有一开口,该固定架对应该开口位置开设有一贯孔,该弹性件的一端通过该开口和该贯孔而连接于所述滑轨,该弹性件的另一端则连接于该支架。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架包含一架本体和自该架本体延伸的一第一凸部和一第二凸部,该架本体、该第一凸部和该第二凸部之间即形成该限位空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连接端部、该架本体和该固定架之间通过一第二枢接件彼此枢接,该第一凸部和该第二凸部则挡止于该连接端部以该第二枢接件为轴而旋转的旋转方向上。
进一步地,其中该架本体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连接端部和该固定架则对应该第一通孔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二通孔和一第三通孔,该第二枢接件即对应该第一通孔、该第二通孔和该第三通孔位置枢接。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架的该第一凸部和该第二凸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缺口和一第二缺口,该连接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于该支架的该架本体,该连接端部与该架本体的连接处则位于该第一缺口和该第二缺口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凸部和该第二凸部限制该连接端部仅能朝开设有该第一缺口和该第二缺口的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其中该连接端部的该旋转方向,与该连接端部用以解扣所述卡扣结构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架还一体形成有一带动部,该支架经由该带动部直接带动所述卡扣结构。
进一步地,其中该带动部为一开槽。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能使装配和生产过程皆变得较为简单、容易,进而有利于生产快速化的实行,并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解扣装置组合于滑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解扣装置与滑轨之间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架、支架弹性件之间于一视角的连接关系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架、支架弹性件之间于另一视角的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4-4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静止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人为操作而解扣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