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伸缩式苫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2240.8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泥;丛晓波;李元禾;李家威;褚振;袁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泥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苫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遮盖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车用伸缩式苫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散流物体运输中的撒漏问题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散流物体运输中的撒漏问题,各种自卸车密闭装置应运而生。专利号2011101167357,名称为“自动软篷覆盖系统”、专利号2014203419972,名称为“一种新型渣土车用篷布顶盖机构”、专利号2013208354096,名称为“链传动轨道式开启篷布顶盖”等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基本设计中都是采用在车厢顶部通过蓬杆对篷布进行支撑,通过蓬杆的往返运动实现篷布的张开与收缩,但在对蓬杆进行曳引操作时,其都是需要在车厢两侧设置单独的轨道,轨道内设有滑车,蓬杆固定在滑车上沿轨道行走,但设置单独轨道的缺点是:一是轨道容易受损,造成滑车运行卡滞、蓬杆扭曲损坏;二是轨道需要保证清洁光滑,内无障碍物,但在渣土车的运行中,轨道内部很难保证清洁;三是增加轨道提高了制造成本,加大了制造难度。另外,横跨车厢顶部的篷杆在行走时要求其两侧保持同步,否则会造成蓬杆运行卡滞、扭曲变形,但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同步曳引装置不够合理,且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能适应各种恶劣工况,基于无轨道设计的车用伸缩式苫盖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用伸缩式苫盖装置,其包括车厢、若干根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蓬杆呈倒U字形,在靠近蓬杆两侧底部的蓬杆体上设有径向固定的平轴,平轴上安装可自由转动的行走轮,蓬杆与蓬杆之间通过曲臂连接;所述的蓬杆横跨在车厢顶部,蓬杆上的行走轮支撑于车厢侧壁的顶部表面上,首位蓬杆与车厢前立板固定;还包括曳引装置,曳引装置与末位蓬杆用钢丝绳连接,通过曳引装置的往返曳引带动车厢顶部的若干根蓬杆依次张开或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蓬杆之间的曲臂包括A杆与B杆,A杆与B杆的端部铰接,在A杆、B杆的非铰接端设有立轴套;所述的蓬杆,其顶部杆体上设有向下垂直的曲臂立轴,A杆、B杆上的立轴套分别套接于相邻两根蓬杆的曲臂立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蓬杆顶部的杆体上设有两只曲臂立轴,相邻两根蓬杆之间通过两只曲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蓬杆两侧的底部设有立轴,立轴上设有自由转动的限位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尾部苫盖装置,所述的尾部苫盖装置包括末位蓬杆两侧杆体上的转轴耳板、转轴、尾杆及车厢侧壁尾部的尾钩,所述尾杆呈U字形,转轴的一端穿过转轴耳板与尾杆一侧的杆体固定,转轴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钩部,转轴上设有扭转弹簧;当转轴钩部受到尾钩阻挡后随末位蓬杆的继续后移,尾杆翻转打开呈水平状态,当末位蓬杆前移后,转轴钩部脱离尾钩,尾杆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翻转收缩与末位蓬杆形成贴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尾部苫盖装置还包括底杆,所述的底杆呈U字形,位于尾杆外侧,底杆与尾杆之间、底杆与末位蓬杆之间分别通过连杆铰接,底杆与尾杆保持同步翻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曳引装置,其包括车厢前壁外侧中部的电机、电机轴上的曳引轮及自由轮、曳引轮两侧的A导向轮及B导向轮、车厢两侧侧壁尾部左右对称设置的A从动轮及B从动轮、钢丝绳及设置在末位蓬杆两侧杆体底部的沿车厢走向的钢丝绳紧定套管;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紧定于A从动轮侧的末位蓬杆的钢丝绳紧定套管内,由钢丝绳紧定端开始,钢丝绳绕过自由轮,经A导向轮变向后绕过B从动轮穿过B从动轮侧的末位蓬杆的钢丝绳紧定套管,绕过曳引轮经B导向轮变向后绕过A从动轮,钢丝绳的另一端再次进入A从动轮侧的末位蓬杆的钢丝绳紧定套管紧定,其中B从动轮侧的末位蓬杆的钢丝绳紧定套管与钢丝绳之间也实现紧定锁死。
进一步的,所述A导向轮轴的固定位置处的机座上设有槽孔,A导向轮轴可沿槽孔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除末位蓬杆外,在靠近蓬杆两侧的杆体的底部设有沿车厢走向的钢丝绳套管,钢丝绳依次穿过每只蓬杆上的钢丝绳套管但与钢丝绳套管不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篷布,篷布覆盖在蓬杆及尾杆之上,篷布与每只蓬杆及尾杆贴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泥,未经李春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22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更换装置
- 下一篇:后置式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服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