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轮车减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018.0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杰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5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轮车 减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与独轮车上的减震系统,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独轮车是一种依靠电力驱动及自我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汽车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在很多大中城市也成了普遍现象,电动独轮车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零活机动的代步工具。然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独轮车并没有安装减震系统,有的即使安装了减震系统,其结构也比较复杂,且减震性能差,如果遇到路面不平坦或者有较多的石子,会让车子很颠簸,从而使驾驶者不舒服。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独轮车的减震系统,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轮车减震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震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独轮车减震系统,设置于独轮车上,它包括:
两根承重轴,至少用以支撑车轮的重量;
两根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承重轴的外侧;
一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设置有至少用以供所述承重轴和弹性件穿过的容置孔;以及
两个锁紧件,至少用以与所述承重轴的端部对应锁紧。
优选的,所述承重轴包括头端部与杆部,所述头端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杆部的外侧。
更优选的,所述杆部的末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锁紧件为相应的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及弹性件均设置于承重轴的头端部与锁紧件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容纳盒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凹槽,且通过该凹槽与车轮连接。
具体的,所述容纳盒由铝制成。
具体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增加了弹性件,可以削弱颠簸引起的震动,减震效果好,从而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独轮车减震系统的承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独轮车减震系统的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承重轴,11-头端部,12-杆部,12a-螺纹结构,2-容纳盒,21-容置孔,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轮车减震系统,设置于独轮车上,它包括:
两根承重轴,至少用以支撑车轮的重量;
两根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承重轴的外侧,
一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设置有至少用以供所述承重轴和弹性件穿过的容置孔;以及
两个锁紧件,至少用以与所述承重轴的端部对应锁紧。
优选的,所述承重轴包括头端部与杆部,所述头端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杆部的外侧。
更优选的,所述杆部的末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锁紧件为相应的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及弹性件均设置于承重轴的头端部与锁紧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凹槽,且通过该凹槽与车轮连接。
具体的,所述容纳盒由铝制成。
具体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请参阅图1,为本实施例的承重轴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承重轴1包括头端部11与杆部12,所述头端部11的直径大于杆部12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杆部12的外侧。所述杆部12的末端设置有螺纹结构12a,所述锁紧件为相应的螺帽,两者可进行螺接紧固。当然,承重轴1与锁紧件的锁紧方式还可以有其它方式,并不限于实施例。只要可以将容纳盒2及弹性件锁紧于承重轴1的头端部11与锁紧件之间即可。而弹性件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结构的装置。
再请参阅图2,为本实施例的容纳盒2,所述容纳盒2由铝制成。所述容纳盒2上设置有至少用以供所述承重轴1和弹性件穿过的容置孔21;容纳盒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凹槽22,且通过该凹槽22与车轮连接。
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增加弹性件,可以削弱颠簸引起的震动,减震效果好,从而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点,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据以实施,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杰,未经陈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