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3646.X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锐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78 | 分类号: | C08G63/7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龚元元 |
| 地址: | 5130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性 聚酯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聚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水溶性聚酯在纺丝领域中主要用于化纤超细复合纺丝的溶离组分,这种水溶剥离法与机械剥离法和溶剂剥离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可以获得更细、更均匀的超细纤维;与溶剂剥离法相比,它又可以避免使用有毒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各种溶剂的弊端,只需热水即可实现剥离,有利于工业化的实施和环保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水性聚酯生产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夹套冷凝器、立式列管冷凝器、卧式列管冷凝器、视筒、回流罐、兑稀罐和袋式过滤器;所述反应釜上设有分馏孔,所述夹套冷凝器与分馏孔连通,所述立式列管冷凝器与夹套冷凝器连通,所述卧式列管冷凝器通过一弯管与立式列管冷凝器连通,所述视筒与卧式列管冷凝器连通,所述回流罐与视筒连通,所述回流罐还与反应釜连通,所述兑稀罐与回流罐连通,所述袋式过滤器与兑稀罐连通;所述反应釜包括搅拌器、下封头、搅拌轴、罐体、上封头、人孔、电机、消泡器和第一加热装置,所述下封头安装于罐体的下端,所述上封头安装于罐体的上端,所述搅拌轴安装于罐体内,该搅拌轴的上端设于上封头内,其下端通过底轴承安装在下封头上,所述搅拌器和消泡器均安装于搅拌轴上,且所述消泡器位于搅拌器的上端,所述电机安装于上封头上且其输出轴与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安装于罐体内,所述人孔设于上封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导热油出口、第一螺旋加热管和第一导热油进口,所述第一螺旋加热管设于罐体内,所述第一导热油出口设于下封头上且与第一螺旋加热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热油进口设于罐体上且与第一螺旋加热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还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螺旋加热管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卧式列管冷凝器包括卧式筒体、换热管、支撑板和端部封头,所述卧式筒体的两端开口,其一端开口通过弯管与立式列管冷凝器连通,其另一端开口设有端部封头,所述换热管沿卧式筒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支撑板设于卧式筒体上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回流罐上还设有多个观察窗。
优选地,所述兑稀罐包括兑稀罐本体,用于支撑所述兑稀罐本体的支座,设于兑稀罐本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该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导热油出口、第二螺旋加热管和第二导热油进口,所述第二螺旋加热管设于兑稀罐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热油出口设于兑稀罐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导热油进口设于兑稀罐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热油出口和第二导热油进口分别与第二螺旋加热管的两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反应釜进行反应,再依次通过夹套冷凝器、立式列管冷凝器、卧式列管冷凝器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液体再通过回流罐进行水性聚酯与水分的分离,分离后的水回流至反应釜内进行再次反应,而水性聚酯产品通过回流罐进入兑稀罐进行稀释,最后再通过袋式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得到最终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反应釜,B、夹套冷凝器,C、立式列管冷凝器,D、卧式列管冷凝器,E、视筒,F、回流罐,G、兑稀罐,H、袋式过滤器;1、底轴承,2、第一导热油出口,3、搅拌器,4、下封头,5、第一螺旋加热管,6、搅拌轴,7、罐体,8、吊耳,9、上封头,10、人孔,11、电机,12、分馏孔,13、消泡器,14、第一导热油进口,15、支撑,16、弯管,17、卧式筒体,18、换热管,19、支撑板,20、端部封头,21、观察窗,22、支座,23、第二导热油出口,24、第二螺旋加热管,25、第二导热油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锐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锐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3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黑白遮光反射胶带
- 下一篇:一种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尾气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