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3646.X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锐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78 | 分类号: | C08G63/7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龚元元 |
| 地址: | 5130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性 聚酯 生产 系统 | ||
1.一种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A)、夹套冷凝器(B)、立式列管冷凝器(C)、卧式列管冷凝器(D)、视筒(E)、回流罐(F)、兑稀罐(G)和袋式过滤器(H);所述反应釜(A)上设有分馏孔(12),所述夹套冷凝器(B)与分馏孔(12)连通,所述立式列管冷凝器(C)与夹套冷凝器(B)连通,所述卧式列管冷凝器(D)通过一弯管(16)与立式列管冷凝器(C)连通,所述视筒(E)与卧式列管冷凝器(D)连通,所述回流罐(F)与视筒(E)连通,所述回流罐(F)还与反应釜(A)连通,所述兑稀罐(G)与回流罐(F)连通,所述袋式过滤器(H)与兑稀罐(G)连通;所述反应釜(A)包括搅拌器(3)、下封头(4)、搅拌轴(6)、罐体(7)、上封头(9)、人孔(10)、电机(11)、消泡器(13)和第一加热装置,所述下封头(4)安装于罐体(7)的下端,所述上封头(9)安装于罐体(7)的上端,所述搅拌轴(6)安装于罐体(7)内,该搅拌轴(6)的上端设于上封头(9)内,其下端通过底轴承(1)安装在下封头(4)上,所述搅拌器(3)和消泡器(13)均安装于搅拌轴(6)上,且所述消泡器(13)位于搅拌器(3)的上端,所述电机(11)安装于上封头(9)上且其输出轴与搅拌轴(6)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安装于罐体(7)内,所述人孔(10)设于上封头(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导热油出口(2)、第一螺旋加热管(5)和第一导热油进口(14),所述第一螺旋加热管(5)设于罐体(7)内,所述第一导热油出口(2)设于下封头(4)上且与第一螺旋加热管(5)连通,所述第一导热油进口(14)设于罐体(7)上且与第一螺旋加热管(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7)内还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螺旋加热管(5)的支撑(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列管冷凝器(D)包括卧式筒体(17)、换热管(18)、支撑板(19)和端部封头(20),所述卧式筒体(17)的两端开口,其一端开口通过弯管(16)与立式列管冷凝器(C)连通,其另一端开口设有端部封头(20),所述换热管(18)沿卧式筒体(17)的轴向设置,所述支撑板(19)设于卧式筒体(17)上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罐(F)上还设有多个观察窗(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性聚酯生产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兑稀罐(G)包括兑稀罐本体,用于支撑所述兑稀罐本体的支座(22),设于兑稀罐本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该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导热油出口(23)、第二螺旋加热管(24)和第二导热油进口(25),所述第二螺旋加热管(24)设于兑稀罐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热油出口(23)设于兑稀罐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导热油进口(25)设于兑稀罐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热油出口(23)和第二导热油进口(25)分别与第二螺旋加热管(24)的两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锐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锐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36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黑白遮光反射胶带
- 下一篇:一种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尾气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