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497.5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7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御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御璇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平衡 训练 器具 | ||
1.一种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第一块体,具有第一前端及位于该第一前端相背位置的第一后端,该第一前端具有往内凹陷的第一前凹槽及与该第一前凹槽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外凸伸的第一前凸部,该第一前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该第一前凹槽的槽宽,该第一前凸部的根部宽度小于该第一前凸部的身部宽度;
第二块体,具有第二前端及位于该第二前端相背位置的第二后端,该第二后端具有往内凹陷的第二后凹槽及与该第二后凹槽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外凸伸的第二后凸部,该第二后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该第二后凹槽的槽宽,该第二后凸部的根部宽度小于该第二后凸部的身部宽度;
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前凸部以可分离的方式迫入于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后凹槽中,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后凸部以可分离的方式迫入于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前凹槽内,以将该第一块体与该第二块体进行组合。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面板,该面板装设于第一块体的顶面上,其中,该面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弯伸的勾扣部,该第一块体的顶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勾扣槽,由该面板的勾扣部勾接于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勾扣槽内。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面板,该面板装设于第二块体的顶面上,其中,该面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弯伸的勾扣部,该第二块体的顶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勾扣槽,由该面板的勾扣部勾接于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勾扣槽内。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后端具有往内凹陷的第一后凹槽及一与该第一后凹槽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外凸伸的第一后凸部,该第一后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该第一后凹槽的槽宽,该第一后凸部的根部宽度小于该第一后凸部的身部宽度,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前端具有往内凹陷的第二前凹槽及与该第二前凹槽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外凸伸的第二前凸部,该第二前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该第二前凹槽的槽宽,该第二前凸部的根部宽度小于该第二前凸部的身部宽度。
5.一种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第一块体,具有第一前端及位于该第一前端相背位置的第一后端,该第一前端具有二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外凸伸的第一前凸部,该第一前凸部的根部宽度小于该第一前凸部的身部宽度;
第二块体,具有第二前端及位于该第二前端相背位置的第二后端,该第二后端具有二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内凹陷的第二后凹槽,该第二后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该第二后凹槽的槽宽,
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前凸部以可分离的方式迫入于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后凹槽中,以将该第一块体与该第二块体进行组合。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面板,该面板装设于第一块体的顶面上,其中,该面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弯伸的勾扣部,该第一块体的顶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勾扣槽,由该面板的勾扣部勾接于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勾扣槽内。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面板,该面板装设于第二块体的顶面上,其中,该面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弯伸的勾扣部,该第二块体的顶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勾扣槽,由该面板的勾扣部勾接于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勾扣槽内。
8.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平衡训练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块体的第一后端具有二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外凸伸的第一后凸部,该第一后凸部的根部宽度小于该第一前凸部的身部宽度,该第二块体的第二前端具有二相邻预定间距并往内凹陷的第二前凹槽,该第二前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该第二前凹槽的槽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御璇,未经林御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4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门球棒
- 下一篇:一种防伤手抗摔的安全腕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