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封装器件及其应用的印刷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0955.1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楠;彭友;陈亮;安检;徐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芯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封装 器件 及其 应用 印刷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LED封装技术及印制电路板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LED封装器件及其应用的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LED支架一般有BT板、带杯支架、陶瓷基板以及铝基板等。BT板只能用于小功率的ChipLED产品。带杯支架的碗杯一般采用PPA、PCT材质注塑而成,当功率太高时反射杯易发生黄变,影响LED灯珠的长期衰减;而且当支架整体尺寸变小时,碗杯杯壁太薄,易碎且影响尺寸稳定性。陶瓷板虽然能承受较大功率,但其成本高,而且不能做小尺寸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封装器件及其应用的印刷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LED封装器件,该LED封装器件包括基片、芯片、透镜和热沉,其特征在于:热沉由金属材料制作,基片上设置有通孔,热沉嵌插在通孔中,芯片焊接在热沉顶部,芯片通过导线与热沉电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热沉至少有两块,每块热沉之间互不接触,芯片的两极通过导线与不同的热沉电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热沉有四块,芯片有三颗,三颗芯片均焊接于同一块热沉的顶部,三颗芯片均有一极与他们所焊接的热沉电连接,三颗芯片的另一极分别于不同的热沉电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热沉由铜材或铝材制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基片由塑料材料制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塑料选用聚醚材料或聚酰亚胺材料。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基片的厚度不大于0.0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LED的印制电路板,包括基板、芯片、透镜和热沉,其特征在于:基板上设置有通孔,热沉嵌插在通孔中,芯片焊接在热沉顶 部,芯片通过导线与热沉电连接,印制电路板上的电路直接与热沉电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基板由塑料材质制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塑料材质选用聚醚材料或聚酰亚胺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厚度薄、耐高温、导热好、可做超小尺寸产品等优势,可同时满足LED行业高功率、小尺寸的行业趋势;作为印制电路板的一类延伸,亦可以直接在此柔性基板上做上线路,以配合应用端,实现整体封装、模块化产品等功能。作为可卷曲的柔性基板,亦有可能开发实现卷式作业,可大幅提高LED封装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LED封装器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LED封装器件俯视图一。
图3是LED封装器件俯视图二。
图4是带有LED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LED封装器件,该LED封装器件包括基片1、芯片3、透镜5和热沉2,其特征在于:热沉2由金属材料制作,基片1上设置有通孔,热沉2嵌插在通孔中,芯片3焊接在热沉2顶部,芯片3通过导线4与热沉2电连接。因芯片3直接焊接(引线焊接或非引线焊接方式均可,如金锡共晶焊)在热沉2上,热沉2本身导热性极好且厚度很薄,热沉2的厚度一般不超出基片1厚度的两倍,故与其他类型支架相比,能更快地把芯片3的热量导出。通过将热沉2与引脚合并设计,将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的热沉2直接当作引脚使用,简化了封装结构内部的结构,使得封装加工更加简便。因通孔的位置嵌插有热沉2,图中没有画出通孔的结构。
热沉2有两块,每块热沉2之间互不接触,芯片3的两极通过导线4与不同 的热沉2电连接。
热沉2有四块,芯片3有三颗,三颗芯片3均焊接于同一块热沉2的顶部,三颗芯片3均有一极与他们所焊接的热沉2电连接,三颗芯片3的另一极分别于不同的热沉2电连接。
热沉2由铜材或铝材制作。
基片1由塑料材料制作。
塑料选用聚醚材料或聚酰亚胺材料。基片1基材材质可采用聚酰亚胺(PI),PI材质可耐400℃高温,比常见封装胶耐热性更好,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芯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芯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0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式LED灯珠
- 下一篇:包括III族氮化物叠层的半导体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