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8540.0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5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杰;邓舜文;王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浚洸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淑敏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系统 | ||
1.一种发光系统,用以朝向一平面投射一光束,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系统包含:
一发光组件,产生该光束;以及
一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位于该平面及该发光组件之间,并位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用以改变该光束的照明角度,该可调式照明装置包含一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包含一出光部及一邻接于该出光部的入光部,该出光部的外径大于该入光部的外径,该入光部的外径随着远离该出光部递减,该入光部在相反邻接于该出光部处形成有一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入光部更包含多个导光区,分别环绕该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更包含一第二透镜,位于该第一透镜及该平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透镜为菲涅耳透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出光部在远离于该入光部的一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次透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透镜包含一入光面及一相对于该入光面的出光面,该入光面设置邻近该第一透镜且该入光面上形成有多个微透镜,该等微透镜对应该等次透镜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更包含:
一承载座,该第一透镜安装于该承载座上;以及
一带动模块,连接于该承载座,该带动模块用以改变该第一透镜与该发光组件间的距离,使改变该光束的照明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连通该容置空间且相对设置的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该平面位于该上开口,该发光组件及该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模块包含:
一马达;
一连杆,连接该马达;以及
一支撑环,环绕该第一透镜,并设置于该连杆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散热件,其外壁面上形成有多个鳍片,该散热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发光组件设置设于该散热件的一上表面,该马达位于该散热件相对设有该发光组件的一侧,该连杆通过形成在该等鳍片间的空隙以支撑该第一透镜。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更包含:
一承载座,该发光组件及该第一透镜分别设置于该承载座上,该发光组件安装于该凹槽中;以及
一带动模块,连接该承载座,该带动模块用以改变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间的距离,使改变该光束的照明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连通该容置空间且相对设置的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该发光组件及该可调变照明角度装置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二透镜密封该上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模块包含:
一马达;
一平台,该承载座设置于该平台部上;以及
一连杆,分别连接该马达及该平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模块包含:
一马达;
一平台,该承载座设置于该平台上,该平台形成有一螺接部,该螺接部相对于该承载座;以及
一螺杆,该螺杆的一端连接该马达,另一端供与对应与该螺接部对应螺合。
15.如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无线接收模块,电性连接于该带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浚洸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浚洸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85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