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式旋转发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7880.3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尹烟;胡仕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尹烟 |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F02B55/02;F02B55/08;F02P3/04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 地址: | 44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旋转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式旋转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多为活塞曲轴式内燃机,其缺点之一是燃油混合气爆燃后把力作用在活塞上,由活塞的直线运动通过曲轴转换成旋转运动,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无用功消耗了部分能量,其缺点之二是吸气压缩容积与做功容积相同,再加上提前角开启排气门,有近一半的功(排气门开启时,缸内气压一般都在0.5MPA以上)没有作功而被直接排气排掉,并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发动机多为活塞曲轴式内燃机,其缺点之一是燃油混合气爆燃后把力作用在活塞上,由活塞的直线运动通过曲轴转换成旋转运动,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无用功消耗了部分能量,其缺点之二是吸气压缩容积与做功容积相同,再加上提前角开启排气门,有近一半的功(排气门开启时,缸内气压一般都在0.5MPA以上)没有作功而被直接排气排掉,并产生噪音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内燃式旋转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机体1、旋转盘2、一组活塞3、一组挡板4、一组点火装置、喷油装置6、前端盖7和后端盖8,旋转盘2上固连有传动轴,机体1上设有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前端盖7和后端盖8分别装在机体1两侧,且机体1、前端盖7和后端盖8之间形成腔体,旋转盘2位于机体1的腔体内,并与机体1、前端盖7、后端盖8和挡板4之间形成用于挡板移动做功的密封空间9,旋转盘2上环形阵列有一组活塞孔和一组挡板槽,一组活塞3和一组挡板4分别位于旋转盘2的一组活塞孔和一组挡板槽内,一组活塞3和一组挡板4上分别设有凸台,前端盖7和后端盖8上分别开有凸轮槽,一组活塞3和一组挡板4的凸台分别在前端盖7和后端盖8上对应的凸轮槽内滑动,喷油装置6安装在进气口22上,旋转盘2的活塞孔开口处安装有一组点火装置。
一组点火装置由火花塞5-1、固定感应线圈5-2和移动感应线圈5-3组成,火花塞5-1和移动感应线圈5-3分别安装在旋转盘2上,固定感应线圈5-2安装在前端盖7或后端盖8上。
一组活塞3、一组挡板4和一组点火装置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塞、两个或两个以上挡板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是将发动机混合气体爆燃后的压力直接推动旋转盘作旋转运动,并且把压缩和作功分开,使作功容积大于压缩容积,充分利用发动机混合气体爆燃后的压力作功,以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噪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程1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程2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行程3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行程4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三个活塞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旋转盘2、一组活塞3、一组挡板4、一组点火装置、喷油装置6、前端盖7和后端盖8,旋转盘2上固连有传动轴,机体1上设有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前端盖7和后端盖8分别装在机体1两侧,且机体1、前端盖7和后端盖8之间形成腔体,旋转盘2位于机体1的腔体内,并与机体1、前端盖7、后端盖8和挡板4之间形成用于挡板移动做功的密封空间9,旋转盘2上环形阵列有一组活塞孔和一组挡板槽,一组活塞3和一组挡板4分别位于旋转盘2的一组活塞孔和一组挡板槽内,一组活塞3和一组挡板4上分别设有凸台,前端盖7和后端盖8上分别开有凸轮槽,一组活塞3和一组挡板4的凸台分别在前端盖7和后端盖8上对应的凸轮槽内滑动,喷油装置6安装在进气口22上,旋转盘2的活塞孔开口处安装有一组点火装置。
一组点火装置由火花塞5-1、固定感应线圈5-2和移动感应线圈5-3组成,火花塞5-1和移动感应线圈5-3分别安装在旋转盘2上,固定感应线圈5-2安装在前端盖7或后端盖8上。
一组活塞3、一组挡板4和一组点火装置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塞、两个或两个以上挡板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尹烟,未经胡尹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7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