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3150.8 | 申请日: | 201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贺;鞠林杉;赵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新贺;鞠林杉;赵彦平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运行 无线 监控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运行监控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动力设备基本以大功率大型发动机为主;在一些以煤层气和石油为原料的发电企业中,也是以大功率大型发动机作为动力设备,带动发电机工作;还有在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里,进行发动机相关项目的研究,需要建立发动机台架进行运行试验等等,发动机的运行噪音大,振动大,运行场所空气质量差,监控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靠近发动机进行监控,监控人员需要佩戴耳塞,但仍然无法避免那种强大的振动和噪声,而且也存在着安全性隐患。建立发动机运行试验台架时,有的就近在隔壁建立一个监控室,监控数据进行有线传输,但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线电缆的长度将受到限制,监控室的距离受到限制,因此仍存在监控安全性和工作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监控成本,延长监控距离,用以改善发动机监控工作环境和安全性;用以推进发动机监控智能化的无线数据传输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装置。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系统装置,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由发动机端和远程端两部分组成。发动机端结构图如图1所示,由发动机、传感器数据采集、发动机节气门驱动和无线模块四部分构成,当发动机运行时,测量运行参数,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同时接受远程端发来的数据并对发动机端的运行进行控制。远程端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无线模块和上位机软件构成,无线模块接受发动机端发来的数据,传给上位机软件进行显示和保存,并接收上位机软件传来的控制数据和向发动机端无线发送控制数据。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低成本的FLY2000无线开发板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监测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并控制发动机的运行,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2、解决了有线电缆的监控距离受限制的问题,本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装置在保证了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延长了监控距离;
3发动机的运行噪音大,振动大,运行场所空气质量差,本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装置可以改善发动机监控工作环境和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无线数据传输监控发动机运行,推进了发动机监控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节气门驱动信号2.发动机3.水温传感器4.转速传感器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6.各种信号调理电路7.单片机8.无线模块
图2为远程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9.人员10.VB软件11.计算机12.显示器13.单片机14.无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发动机运行无线监控系统装置,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由发动机端和远程端两部分组成。发动机端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发动机2、传感器数据采集、发动机节气门驱动、单片机7和无线模块8五部分构成,当发动机2运行时,测量运行参数,并通过无线模块8发送出去,同时接受远程端发来的数据并对发动机端的运行进行控制。远程端结构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无线模块14、单片机13和上位机软件10构成,无线模块14接受发动机端发来的数据,并传给上位机软件10进行显示和保存,并接收上位机软件10传来的控制数据和向发动机端无线发送。
发动机端设计(1)硬件设计硬件内容主要包括水温传感器3,转速传感器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5等传感器;STC12单片机最小系统,光耦控制电路,发动机,温度检测电路,无线模块控制电路、转速检测电路和电源电路等,温度检测电路,采用单片机自带的A/D转换电路;电机转速采集,采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实现。(2)软件设计包括以下步骤:①单片机初始化;②检测温度、发动机转速等;③无线发射温度和检测信号;④接受无线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远程端设计(1)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RS232通信电路和无线模块。(2)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程序和VB软件,VB软件为可视化编程;单片机程序如下:①单片机初始化;②接受无线信号并通过RS232传给VB;③由RS232接受VB信号并无线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新贺;鞠林杉;赵彦平,未经朱新贺;鞠林杉;赵彦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用隔爆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起动器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皮带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