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探伤检测用对比试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250.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蔚明;李建;白杨;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项霞 |
地址: | 61005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探伤 检测 比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比试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裂纹超声波探伤检测的对比试块及其如何使用该对比试块来实现裂纹超声波探伤检测,属于试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连杆销单件、独立的成品状态下,对检测部位进行磁粉探伤检测,检测连杆销表面的裂纹缺陷,可以杜绝连杆销断裂事故的发生。但对于连杆销在组装状态,即连杆销一是非单件、独立,二是检测部位未外露、非肉眼可见;此时,采用磁粉探伤检测是无效的,为此解决连杆销裂纹的检测任务迫在眉睫。
在现有超声波探伤检测中,机车轮对在独立成品状态、组装状态、不解体状态的裂纹缺陷检测不能够有效的检测,因此,常给连杆销的质量带来隐患。
对于对机车轮对连杆销裂纹的超声波探伤检测,按通常方式制作对比试块,对比试块表面加工有人工裂纹,这种人工裂纹深度较浅,无法探测较深的裂纹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裂纹超声波探伤检测的新型对比试块,解决现有超声波探伤检测中,不能有效检出较深裂纹缺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用对比试块,包括带自然裂纹的连杆销本体,连杆销本体的中部设有沿着中轴线而贯穿的内孔,还包括设置于连杆销本体上的若干人工裂纹,所述人工裂纹分布在连杆销本体的R部位,人工裂纹从外圆周向里的形态为:先与连杆销本体轴向相垂直,然后再向着与轴向倾斜相交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人工裂纹从外圆周向里的形态具体为:与连杆销本体轴向相垂直的裂纹深度为0.1mm-30mm,与轴向倾斜相交方向的裂纹相对垂直方向裂纹末端的深度为0.1mm -5mm。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裂纹与轴向倾斜相交的倾斜角度为10°-80°。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裂纹与轴向倾斜相交的倾斜角度为30°-60°。
进一步的,人工裂纹深度可为23mm或26mm或28 mm,与轴向方向倾斜相交的倾斜角度可为30°或45°或50°。
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伤检测用对比试块,根据连杆销的结构及装配形式、加工组装工艺及裂纹特征,通过连杆销被检测部位的裂纹进行拆检后的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及裂纹解剖分析等实际情况而研发;对比试块由连杆销实物制作,且连杆销对比试块被检测部位存在自然裂纹和制作的一系列不同方位、深度、角度的人工裂纹缺陷,且人工裂纹深度较深,能接近连杆销中轴线位置。通过对机车轮对连杆销裂纹的超声波探伤实际检测和拆解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比试块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能快捷、准确、有效探伤检测连杆销的表面及内部裂纹缺陷,达到了对连杆销质量检测目的,确保了机车运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伤检测用对比试块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该对比试块采用连杆销实物进行制作,将自然裂纹和人工裂纹缺陷进行结合,人工裂纹的特殊形态使得在超声波探伤检测中能够有效的检出各个方位的深层裂纹缺陷,达到对连杆销质量检测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对比试块不仅可用于机车轮对连杆销裂纹缺陷检测,同时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部件、产品裂纹的超声波探伤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伤检测用对比试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杆销本体, 2-检测面,3-内孔,4-探伤扫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