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5347.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清市天元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范文琦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承受 载荷 接触 球面 立式 轴承 | ||
1.一种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和轴承座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轴承座本体和轴承座底座为一体成型的刚性结构;
所述的轴承座本体为设置有通孔的圆柱型结构,该通孔内沿轴向两端向内呈阶梯状结构;该阶梯状结构外表面呈球面;该通孔一端沿内环表面对称设置两个凹部;
所述的轴承座底座为整体呈水平设置状态的矩形结构,沿轴承座本体的外表面对称的向两侧延伸出两个呈矩形的安装平台(3);该两个安装平台(3)的上表面分别与该轴承座本体的外侧面平滑过渡连接,该两个安装平台(3)的下表面一体形成整体平面形状的轴承座底部平面(1);
所述的安装平台(3)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凸台;该安装平台(3)上设置有安装孔(4),该安装孔(4)为通孔;
所述的轴承座底部平面(1)向内呈对称状分别设置两个凹部;该两个凹部的结合部为框架底梁(2);该框架底梁(2)与该两个安装孔(4)的轴心连线成相互垂直状态;该两个凹部和框架底梁(2)位于该轴承座底部平面(1)的中部;
形成该两个凹部和框架底梁(2)整体成横置的“H”形状,两端安装孔处的空心为实心,使轴承座的整个底部与设备机座全面接触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平台(3)上设置的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该通孔内壁沿轴向设置至少一个键槽或销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座底部平面(1)向内呈对称状设置的两个凹部具有相同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底梁(2)的宽度与该轴承座底座的宽度之比为1: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底梁(2)的宽度与该轴承座底座的宽度之比为1:2.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底梁(2)的宽度与该轴承座底部平面(1)向内设置的凹部的最大深度之比为1: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底梁(2)的宽度与该轴承座底部平面(1)向内设置的凹部的最大深度之比为1: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承受重载荷的全接触外球面立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底梁(2)的宽度与该轴承座底部平面(1)向内设置的凹部的最大宽度之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清市天元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临清市天元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53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