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7823.4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生;徐兆山;朱建厦;顾鸿奎;崔翔;滕彬;韩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18 | 分类号: | D01H9/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机 集体 筒管 输送 装置 | ||
1.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下部左侧和右侧的输送导轨(5)、安装在底板(1)车头部和车尾部的基座(17),安装在各基座(17)上的主动导向轮(12)、被动导向轮(3)及驱动马达(13),驱动马达(13)的输出端与主动导向轮(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导轨(5)为内侧具有凸起限位面(5-2)和顶部的线性支撑面(5-3)的双导轨结构,数个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及数个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的设置在上双导轨上,且各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的内凹面(24-2)及各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上的内凹面(7-2)与双导轨上的凸起限位面(5-2)相配限位,且双导轨的线性支撑面(5-3)支承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和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连接在各第一托盘支架(24)下部和各第二托盘支架(7)下部的钢带(6)与用于传动和定位各自对应的传动齿(4)连接,且钢带(6)穿设在双导轨之间;所述的钢带(6)绕在车头和车尾上的主动导向轮(12)及被动导向轮(3)上被导向、张紧和定位,各传动齿(4)与主动导向轮(12)上的驱动槽(12-1)及被动导向轮(3)上的限位槽(3-1)对应,驱动马达(13)驱动主动导向轮(12)使钢带(6)带动各第一托盘支架(24)和各第二托盘支架(7)沿双导轨滑动,且第一托盘支架(24)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存放筒管的托盘(8)及临时存放筒管的寄放站管(10);还具有用于调节主动导向轮(12)和被动导向轮(2)长向位置和横向位置的张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导轨由铝合金型材制成柱形结构,且双导轨表面具有硬质氧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头(5-1),且导向头(5-1)设有外扩的导向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支架(24)上部设有用于对托盘(8)盘体水平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一定位柱(24-3)和第二定位柱(24-4),托盘(8)放置在第一托盘支架(24)上,且第一托盘支架(24)上的第一定位柱(24-3)和第二定位柱(24-4)以及相邻第一托盘支架(24)上的第一定位柱(24-3)对托盘(8)的盘体进行水平限位,各托盘压板(9)上通过连接柱(9-1)安装在托盘支架(24)上,对各自对应的托盘(8)及相邻的托盘在竖直方向限位,各寄放站管(10)可拆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托盘压板(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在内凹面(24-2)上设有至少一条排污槽道(24-5),各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在内凹面(7-2)上设有至少一条排污槽道(7-3),且基座(17)上安装有用于对各第一托盘支架(24)上排污槽道(24-5)及各第二托盘支架(7)上排污槽道(7-3)排出的棉絮等物质进行清理的毛刷(18)或吹风口或吸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盘支架(24)和第二托盘支架(7)由热塑性耐磨材料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用于调节主动导向轮(12)和被动导向轮(3)长向方向移动的纵向调节机构,及安装在基座(17)上用于调节主动导向轮(12)和被动导向轮(3)横向方向移动的横向调节机构,用于张紧钢带(6)以调整安装在托盘上筒管中心与锭子中心共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78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防静电混合编织纱线
- 下一篇: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落筒罩板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