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410943.1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公告)号: CN204766479U 公开(公告)日: 2015-11-18
发明(设计)人: 马慧军;黎力;李鹏程;贾赤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马慧军
主分类号: A61H39/04 分类号: A61H39/04;A61N5/00
代理公司: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胡福恒
地址: 10009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静脉 淤积 性皮炎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淤积性皮炎的理疗装置,适用于各类静脉淤积性皮炎或良性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治疗。

背景技术

淤积性皮炎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多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属于静脉曲张综合征的范畴。该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该病起病缓慢,易于复发,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发展成皮肤营养性溃疡即所谓的“老烂腿”,是迄今一直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群患者生活质量的难治性皮肤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多认为下肢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静脉血通过交通支静脉倒流造成淤血、微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局部营养及代谢出现异常而产生瘙痒、皮疹等表现,诱发该病发生。因此,改善下肢微循环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所在。目前,针对淤积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红外线理疗、外科手术等。但是,这些方法在改善微循环方面并不能满足疾病的需求,无法真正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因此亟待医务工作者找到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砭石是一种古代中医治疗工具,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伦》则权威论述了砭石在古代中医外治活血化瘀中的重要性。目前,“泗滨浮石”作为一种新型砭石工具,经有关科研人员的不断寻找、研究和开发,临床上已用于治疗人体各系统之瘀证和痹症疾病。砭石温热法被认为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发挥砭石活血调理治病功效的方法。

多磺酸粘多糖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多磺酸粘多糖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因此,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具有防止浅表血栓形成,促进炎症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吸收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腿部微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各类静脉淤积性皮炎和/或良性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复发的理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我国传统医学中穴位刺激法和砭石温热法联合运用到各类静脉淤积性皮炎和/或良性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复发的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左点穴升降架(01),右点穴升降架(02),砭石内胆(4),热辐射膜(5),隔热外壳(6),压力控制器(8)和温控器(7);该左点穴升降架和右点穴升降架结构相同,分别与隔热外壳(6)内上部侧壁连接;隔热外壳(6)为上部开口的桶状体,在隔热外壳内下半部设有热辐射膜(5),在热辐射膜内侧设有砭石内胆(4),热辐射膜与温控器连接;在左点穴升降架和右点穴升降架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点穴加力器(3),该点穴加力器通过气管与压力控制器(8)连接。

其中,所述的右点穴升降架(02)包括,升降调节杆(1)、升降调节杆支座(03)、点穴加力器(3),该升降调节杆(1)与升降调节杆支座(03)连接,升降调节杆支座与隔热外壳内上部侧壁连接,在升降调节杆的下端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左第一连杆(04)和右第一连杆(05)连接,该左第一连杆(04)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左第二连杆(06)连接,该右第一连杆(05)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右第二连接(07)连接,左第二连杆(06)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左第三连杆(08)连接,右第二连杆(07)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右第三连杆(09)连接,该左第三连杆(08)与左夹腿架(10)连接,该右第三连杆(09)与右夹腿架(11)连接。

其中,左夹腿架(10)和右夹腿架(11)结构相同,该右夹腿架(11)包括竖杆(12)、U形夹(13),该竖杆(12)与右第三连杆(09)垂直连接,该竖杆(12)下端连接U形夹(13),该U形夹(13)的开口朝下,在U形夹(13)的开口内下端的一侧设有定位柱(14),另一侧设有点穴加力器(3)。

其中,所述的穴加力器(3)包括有气缸体(31)、点穴柱(32)、气管(33),气缸体为一个腔体,在气缸体(31)内设置点穴柱(32),该点穴柱(32)的一端伸出气缸体(31),点穴柱的后端可以在气缸体内滑动,在气缸体的后部连接气管(33),该气管(33)的输气由压力控制器(8)控制。

其中,点穴加力器(3)通过气管(33)与压力控制器相连接,增加气体管内气压,点穴加力器可持续对固定穴位实施按压。

其中,气管(33)内的气压为4~20K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马慧军,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马慧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