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943.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军;黎力;李鹏程;贾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马慧军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静脉 淤积 性皮炎 装置 | ||
1.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左点穴升降架(01),右点穴升降架(02),砭石内胆(4),热辐射膜(5),隔热外壳(6),压力控制器(8)和温控器(7);该左点穴升降架和右点穴升降架结构相同,分别与隔热外壳(6)内上部侧壁连接;隔热外壳(6)为上部开口的桶状体,在隔热外壳内下半部设有热辐射膜(5),在热辐射膜内侧设有砭石内胆(4),热辐射膜与温控器连接;在左点穴升降架和右点穴升降架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点穴加力器(3),该点穴加力器通过气管与压力控制器(8)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点穴升降架(02)包括,升降调节杆(1)、升降调节杆支座(03)、点穴加力器(3),该升降调节杆(1)与升降调节杆支座(03)连接,升降调节杆支座与隔热外壳内上部侧壁连接,在升降调节杆的下端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左第一连杆(04)和右第一连杆(05)连接,该左第一连杆(04)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左第二连杆(06)连接,该右第一连杆(05)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右第二连接(07)连接,左第二连杆(06)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左第三连杆(08)连接,右第二连杆(07)通过球头转向器(2)与右第三连杆(09)连接,该左第三连杆(08)与左夹腿架(10)连接,该右第三连杆(09)与右夹腿架(1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夹腿架(10)和右夹腿架(11)结构相同,该右夹腿架(11)包括竖杆(12)、U形夹(13),该竖杆(12)与右第三连杆(09)垂直连接,该竖杆(12)下端连接U形夹(13),该U形夹(13)的开口朝下,在U形夹(13)的开口内下端的一侧设有定位柱(14),另一侧设有点穴加力器(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穴加力器(3)包括有气缸体(31)、点穴柱(32)、气管(33),气缸体为一个腔体,在气缸体(31)内设置点穴柱(32),该点穴柱(32)的一端伸出气缸体(31),点穴柱的后端可以在气缸体内滑动,在气缸体的后部连接气管(33),该气管(33)的输气由压力控制器(8)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穴加力器(3)通过气管(33)与压力控制器相连接,增加气体管内气压,点穴加力器可持续对固定穴位实施按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管(33)内的气压为4~20Kp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砭石内胆(4)由若干片天然砭石铺设,每块天然砭石片厚6~20mm,面积100~2000cm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辐射膜(5)为电加热元件,通过调节温控器(7)电流大小控制隔热外壳(6)内加热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马慧军,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马慧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9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