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LC的AGV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3603.6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荣;施成章;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集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lc agv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主导航运输小车(AGV),具体涉及AGV的控制系统,用于对AGV的双向行驶的控制。
背景技术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的运输车,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其上可以设置各种功能性装置。AGV的应用场合很广泛,研究涉及到多种技术领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多技术多学科的集成系统。随着电子和控制技术的发展,AGV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实现了AGV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柔性化、敏捷化、节能化、绿色化,同时正在朝着性能更优越、更廉价、自由度更高、超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性能及充放电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AGV的动力性能普遍提高,运载能力与行驶特性进一步优化。AGV的机器人化,表明现代AGV已不仅仅是一种沿固定路径行驶的搬运工具,几乎可以适合于各种固定的或不固定的运输场所。
然而,现有技术中,AGV的动力供给方式均采用直流电源供电,通过直流伺服电机驱动车辆运行。直流驱动虽然调速性能好、启动转矩大,但生产成本高、维护较困难、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LC的AGV控制系统,以实现对AGV双向行驶、快速、平稳运行的控制。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PLC的AGV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PLC、触摸屏、控制按钮、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触摸屏、控制按钮、传感器和指示灯分别与PLC连接,设有逆变器、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交流伺服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由交流伺服驱动器控制驱动交流伺服电机;所述PLC的输出端连接交流伺服驱动器的控制端,所述交流伺服电机的状态信号输出连接至PLC的输入端;所述交流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信号输出端连接交流伺服驱动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交流伺服电机上的编码器、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交流伺服电机构成伺服半闭环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碰撞开关和磁导航传感器。
设有用于标示引导路径的磁条,所述磁条、磁导航传感器、PLC和伺服半闭环控制系统共同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主控系统采用PLC实现,驱动部分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伺服电机运行。触摸屏和PLC连接,触摸屏向PLC发送参数数据和控制信号;PLC和碰撞开关、磁导航传感器相连,碰撞开关、磁导航传感器向PLC发送检测信号;PLC同时连接伺服驱动器,向伺服驱动器发送运行和方向信号,伺服电机向PLC发送运行状态信号;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相连,伺服驱动器向伺服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伺服电机上的编码器连接伺服驱动器,反馈位置信号给伺服驱动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AGV的动力供给方式,采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通过交流电机控制AGV平稳、快速运行。由于采用交流电源,具有动力强劲、节省线材,且交流电气元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该技术的引入,间接提升了电池的续航能力,同时使得AGV的体积更加轻便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能量流框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基于PLC的AGV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PLC、触摸屏、控制按钮、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触摸屏、控制按钮、传感器和指示灯分别与PLC连接,设有逆变器、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交流伺服电机,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由交流伺服驱动器控制驱动交流伺服电机;所述PLC的输出端连接交流伺服驱动器的控制端,所述交流伺服电机的状态信号输出连接至PLC的输入端;所述交流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信号输出端连接交流伺服驱动器。
参见附图1所示,本AGV控制系统的能量流:蓄电池--逆变器--交流伺服驱动器--交流伺服电机;蓄电池--PLC、触摸屏、传感器、按钮、指示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集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集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3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PH值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