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LED视觉照明效果的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6983.5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治兴;王森;汪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led 视觉 照明 效果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LED视觉照明效果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路灯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然而对于大功率LED照明的驱动设计与节能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均体现在LED前端技术的相关发明,对特定的LED灯具进行驱动电源设计等方面。其驱动方式可以区分为电阻恒流、阻容降压驱动、线性稳流、线性稳压及开关稳压等几种方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日本爱嫒大学的神野雅文等人报道了的一种崭新的LED驱动方式,即采用占空比达5%,频率为60Hz的脉冲电压进行LED的电源驱动,巧妙地利用了人眼的感光特性,获得一种人的“视觉亮度”翻倍的效果。2010年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实验显示,“视觉亮度”是恒流驱动的1.5~1.9倍。但是,由于脉冲驱动是间隙性工作,会导致仪器测量的光效降低、容易造成器件发热、结温升高等缺限。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研发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经过研究,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研发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LED分相恒流控制电路,包括了把LED的集中恒流驱动采用分相方式,形成多路的,在不同相位上对多路LED实行驱动。同时,不同相位的驱动又是恒流的而且可独立控制其驱动电流。由于LED在相隔一定角度上发光,通过光通量相位叠加,能通过仪器测量出LED灯具的光通量和光效,同时降低LED温度,延长LED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LED视觉照明效果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的核心电路为LED分相恒流控制电路,所述LED分相恒流控制电路由线性恒压基准电源驱动工作,包括信号输入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通过安装的Ti芯片集成电路来输入模拟电压,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调光适配电路、多路恒流电路、总VF识别脉宽随机调整部分、相位分配与叠加部分,其中,所述多路恒流电路一部分为信号处理模块,一部分为信号输出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多路恒流电路由三个三极管Q1、Q2、Q3,三个电阻R1、R2、R3,一个电容C1、一个运算放大器IC1和一个场效应管Q4组成,其中Q1为共集电极,Q2、Q3是共射极,电阻R1、R2、R3和电容C1为并联连接,运算放大器IC1为负反馈,场效应管Q4为共源极N沟道耗尽型MOS管;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输入模块输入的模拟电压伴随脉宽共同输入至调光适配电路中;
进一步地,所述总VF识别脉宽随机调整部分与相位分配与叠加部分连接的同时连接LED稳定振荡电路,所述稳定振荡电路的频率响应为300Hz至500Hz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LED分相恒流控制电路整体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线性恒压基准电源一面连接输入电压Vin并输送至多路恒流电路中,一面输入电压Vcc。
同时下面通过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LED多相恒流控制电路图;
图2:多路独立恒流电路图;
图1中Ti为芯片集成电路,图2中的PWM为脉冲宽度变调电路,Q1、Q2、Q3为三极管,Q4为场效应管,R1、R2、R3为电阻,IC1为放大器,C1为电容,图中Vin为输入电压,Vcc为输出电压,GND为接地,Rf为电阻,DL为光相位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同时,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是一种提高LED视觉照明效果的驱动电路,它核心的设计要点为LED分相恒流控制电路中的多路独立恒流的LED驱动电路设计和相位的分配与输出的光相位叠加的电路设计。所谓独立恒流是对各路恒流电路采用单独参数分别调整,通过调整R1、R2、R3的电阻阻值,能分别独立调整恒流电路的电流,使各路间互不干扰,可以适用不同电流和不同VF值的LED在同一个LED灯具中使用,形成LED的混光,提高显色指数,同时可以进行色温的无极比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晶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6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