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65050.X | 申请日: | 2015-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叶双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双颖 |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1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转子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
背景技术
机油泵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机油泵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的机油泵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供油量小,供油不均匀,噪声大,吸油真空度较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而且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维修和更换零件,这样就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泵体一侧设为进油侧,泵体另一侧设为出油侧;所述泵体出油侧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惰轮,齿轮位于泵体,齿轮外侧啮合有惰轮;所述泵体进油侧内设有内转子和外转子,内转子内置于外转子且与外转子成偏心转动结构;所述齿轮和内转子通过传动轴安装在泵体上,齿轮和内转子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进油侧设有将内转子和外转子盖住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惰轮中心内置有惰齿轮轴,惰齿轮轴前端套设有定位圈,惰轮通过惰齿轮轴和定位圈配合安装在泵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泵体和传动轴之间的间隙设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的惰轮和惰齿轮轴之间的间隙设有第一轴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输油量大,采用内外转子啮合的结构,内转子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外转子在泵体内自由的转动,齿数少,不借助其他隔离元件便能形成密封腔,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吸油真空度较高,而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体,2、齿轮,3、惰轮,4、第一轴承,5、惰齿轮轴,6、定位圈,7、第二轴承,8、传动轴,9、内转子,10、外转子,11、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1,泵体1一侧设为进油侧,泵体1另一侧设为出油侧;泵体1出油侧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2和惰轮3,齿轮2和惰轮3反向转动,齿轮2位于泵体1,齿轮2外侧啮合有惰轮3;泵体1进油侧内设有内转子9和外转子10,内转子9内置于外转子10且与外转子10成偏心转动结构;齿轮2和内转子9通过传动轴8安装在泵体1上,齿轮2和内转子9与传动轴8固定连接;泵体1进油侧设有将内转子9和外转子10盖住的底板11。
惰轮3中心内置有惰齿轮轴5,惰齿轮轴5前端套设有定位圈6,惰轮3通过惰齿轮轴5和定位圈6配合安装在泵体1上;泵体1和传动轴8之间的间隙设有第二轴承7;惰轮3和惰齿轮轴5之间的间隙设有第一轴承4。
当发动机工作时,齿轮2旋转,从而带动惰轮3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侧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侧。这样,进油侧处便形成低压而产生吸力,齿轮2旋转,通过传动轴8带动内转子9旋转,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送至进油侧。由于齿轮2和惰轮3不断地旋转,机油便按规定的路径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
这种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输油量大,采用内外转子啮合的结构,内转子9固定安装在传动轴8上,外转子10在泵体1内自由的转动,齿数少,不借助其他隔离元件便能形成密封腔,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吸油真空度较高,而且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双颖,未经叶双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5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管道水合物调峰装置
- 下一篇:手柄以及连接有该手柄的云台增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