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7264.2 | 申请日: | 2015-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源;贝绍轶;赵景波;王晓明;姚巨坤;范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25/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发动机 富氧进气配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并对外做功的过程,通过为燃油分子提供足够多的氧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是使燃油充分燃烧并尽量完全地释放能量的有效办法之一。
采用富氧进气方式,能够提高汽油发动机进气的氧体积分数,促进汽油发动机的充分燃烧,提高其动力性、降低燃料消耗、改善其排放性。
通常采用膜法富氧和气瓶供氧两种方式实现汽油发动机的富氧进气,但所提供富氧进气中的氧体积分数并不稳定,难以充分掌握各个目标组分富氧进气条件下汽油发动机的实际工况及其性能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包括工业氧气供应装置、空气供应装置、预混合室以及配气室。
所述预混合室上设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通过工业氧气输送管道与所述工业氧气供应装置连接,所述工业氧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工业氧气减压器;另一个进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道与所述空气供应装置连接;所述预混合室中设有混合风扇。
所述配气室上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所述配气室上的进气口通过预混合气体输送管道与所述预混合室上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配气室上的出气口通过富氧气体输送管道向汽油发动机供气;所述配气室中设有冷却风扇。
所述配气室中还设有温度湿度计。
所述工业氧气输送管道上还设有工业氧气流量控制阀和工业氧气流量计。
所述富氧气体输送管道上设有富氧气体流量计和氧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该装置能够将空气和工业氧气按照目标比例配成富氧气体后再通入汽油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稳定提供目标氧体积分数条件下的富氧进气,确保在目标富氧进气组分条件下实现稳定可控燃烧,从而优化其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包括工业氧气供应装置1、空气供应装置2、预混合室3以及配气室4。
预混合室3上设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通过工业氧气输送管道5与工业氧气供应装置1连接,工业氧气输送管道5上设有工业氧气减压器51、工业氧气流量控制阀52以及工业氧气流量计53;另一个进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道6与空气供应装置2连接;预混合室3中设有混合风扇31。
配气室4上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配气室4上的进气口通过预混合气体输送管道7与预混合室3上的出气口连接;配气室4上的出气口通过富氧气体输送管道8向汽油发动机9供气,富氧气体输送管道8上设有富氧气体流量计81和氧分析仪82;配气室4中设有冷却风扇41和温度湿度计42。
本实用新型的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配气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业氧气供应装置1(例如工业氧气瓶)提供纯度≥99.2%、充装压力为13±0.5MPa的工业氧气,并通过工业氧气减压器51将其压力降至标准大气压,然后经工业氧气输送管道5通入预混合室3中,同时将空气经空气输送管道6通入预混合室3中,利用预混合室3中设置的混合风扇31(根据需要可设置1至3个)将工业氧气和空气在预混合室3中进行预混合,这样能够使目标氧体积分数的监控更为准确,然后将预混合后的气体通入到配气室4中进行冷却并继续混合形成具有目标富氧比例的富氧气体,最后再以自然吸气的方式提供给汽油发动机9。
其中,根据PWM原理,控制工业氧气流量控制阀52的通断周期及占空比,精确控制工业氧气流量,利用氧分析仪82实时反馈配气室4中的实际氧体积分数值,形成具有目标富氧比例的混合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7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起动机
 - 下一篇:一种四缸内燃机油气供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