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GPRS的公交即时停靠诱导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45150.6 | 申请日: | 2015-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霞;李飞飞;符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G08G1/0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rs 公交 即时 停靠 诱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GPRS的公交即时停靠诱导系统,属于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公交车在当今交通工具中变得尤其重要。公交车不仅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而且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
但是,随着选择公交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公交车站台人车混乱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公交车进站时,乘客不知道公交车会停到什么位置,就只好跟着车一路小跑,或者刚跑到车前,车子竟然开走了。有的公交站台有10多条线路,进站公交车比较多的时候,车子就排得很长,很多等车的乘客上不了车。这不仅对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而且使公交车的逗留时间延长,降低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至此,在2004年北京公交车总公司规定,公交车必须顺序进站,并在固定的停车位置停靠。实现了乘客可以在固定停车位置等车,但是由于未考虑到定点停靠对公交站的停靠能力的影响,引发了公交车进站排队大拥堵现象。
因此,要实现固定停车问题还需要解决如何动态即时分配公交车停车区位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GPRS的公交即时停靠诱导系统,实现了公交车即时定点停靠功能,缓解了公交车排队进站的交通压力,规范了乘客排队候车秩序,让乘客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公交车站的通行能力和公交服务水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GPRS的公交即时停靠诱导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车载终端、站台终端;车载终端包括用于供电的第一电源模块、电子标签、第一嵌入式微处理器、GPS定位模块、第一GPRS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热释内红外计数模块,第一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GPS定位模块、第一GPRS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热释内红外计数模块相连;热释内红外计数模块包括分别安装在车辆上、下车门处的两个热释内红外计数器;车载终端通过第一GPRS模块与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互;站台终端包括用于供电的第二电源模块、第二嵌入式微处理器、第二GPRS模块、第二显示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站台阅读器、地磁传感器检测模块,第二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第二GPRS模块、第二显示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站台阅读器、地磁传感器检测模块相连;站台阅读器通过天线读取车载终端的电子标签里存储的车辆基本信息;站台终端通过第二GPRS模块与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站台终端还包括与第二嵌入式微处理器相连的语音提示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显示模块为一个正反面显示的LED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电源模块为太阳能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均包括Flash存储器和SDRAM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公交车定点停车提供动态的进站停靠区位信息,有效的解决了公交站台人车混乱、拥堵的问题,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而且与原先固定区域停靠车辆相比较,大大缓解了公交车排队拥堵现象,提升了公交车站的通行能力和公交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车载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站台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器件或系统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例如,改进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依然可以通过装载现有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该硬件系统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硬件模块的改进及其连接组合关系,而非仅仅是对硬件模块中为实现有关功能而搭载的软件或协议的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5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