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环、活塞组件以及发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41633.9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F02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黄志兴 |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组件 以及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零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环。
背景技术
活塞组件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活塞上形成有环槽,可以用于安装油环。油环主要起密封作用,防止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并且将气缸壁上过量的润滑油刮回到油底壳。如果油环安装不当或密封性不好,就会导致气缸壁上的机油上窜至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燃烧,引起烧机油现象。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加工或设计精度不足,油环容纳在活塞上的环槽中后,沿中心轴线方向油环的尺寸小于环槽的尺寸,因此油环与环槽之间存在间隙,油环不能贴合在环槽的端面上,使端面密封失效,导致润滑油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环,该油环能够消除与环形的安装槽之间的间隙。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的油环能够消除与活塞的环形安装槽之间的间隙。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活塞组件的油环能够消除与活塞的环形安装槽之间的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环,其中,该油环包括弹性件以及沿所述油环的中心轴线方向叠置的第一环体件和第二环体件,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件和所述第二环体件之间,并且所述弹性件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环体件和所述第二环体件施加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弹性偏压力,以使所述第一环体件和所述第二环体件彼此远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件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环体件的内周面共同形成V形截面的弹性件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环形的弹簧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弹性件安装槽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远离所述第二环体件的第一环形端面,并且所述第二环体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远离所述第一环体件的第二环形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件外周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密封脊,并且所述第二环体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二密封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包括缸体和能够在该缸体中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油环安装槽,其中,该油环安装槽中容纳有根据以上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远离所述第二环体件的第一环形端面,并且所述第二环体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远离所述第一环体件的第二环形端面,所述第一环形端面以及所述第二环形端面分别与所述油环安装槽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个侧面形成端面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件外周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密封脊,并且所述第二环体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二密封脊,所述第一密封脊和所述第二密封脊分别与所述缸体的内周面形成环形密封。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中,该发动机包括根据以上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环体件之间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可以分别对两个环体件施加偏压力,使两个环体件能够彼此远离,从而可以消除油环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适应安装槽的加工误差,改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油环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油环的部分的立体图,其中未显示弹性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油环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活塞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环体件 2 第二环体件
3 弹性件 4 弹性件安装槽
5 活塞 6 缸体
11 第一密封脊 12 第一环形端面
21 第二密封脊 22 第二环形端面
51 油环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