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7164.3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王天利;王培;孙晓帮;汲广钦;曹军;张慧莹;曾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活塞杆 螺母 拧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拧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汽车筒式减振器上的复原阀系结构,是通过螺纹连接将调整片、流通片、活塞、垫片等结构与活塞杆装配到一起。在螺纹处施加合理的预紧力,既可以使复原阀上的各个阀片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各个组件的可靠性和抵抗外载荷冲击的能力,又能够保证减振器具有合理的阻尼特性。过大或过小的螺纹预紧力都会影响复原阀的节流特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拧紧力矩的合理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一种可控制拧紧力矩、并且操作简单可靠的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能够可控制拧紧力矩,按照预定拧紧力矩拧紧螺母,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在达到一定拧紧力矩时,能够及时断开电机电路,防止电机反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包括:
支架;
旋转驱动装置,其支撑在所述支架上;
旋转件,其同轴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并且能够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
被动旋转件,其为具有不同直径的阶梯轴,小直径的一端插入到所述旋转件的孔中;以及
旋转块,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被动旋转件的大直径的另一端上,所述旋转块具有和所述减振器活塞杆螺母形状匹配的第三凹槽;
扭簧,其套设在所述被动旋转件上,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被动旋转件;
其中,所述旋转件、被动旋转件和旋转块同轴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件包括法兰和主动旋转件,法兰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
所述主动旋转件具有通孔,所述被动旋转件的小直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出,伸出端通过固定螺母限定竖直向下方向运动;
所述法兰和所述主动旋转件固定一起。
优选的是,包括:
夹持装置,其设置在减振器活塞杆两侧用于夹持的所述活塞杆;
顶紧装置,其设置在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的底部。
优选的是,包括:
液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顶紧装置的下部,使活塞杆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传递动力到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件。
优选的是,在所述主动旋转件和被动旋转件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内设有铜块,在第一凹槽内设有控制电路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和所述铜块能够选择性的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电路内包括:
第一继电器模块,当行程开关与铜块接通时,第一继电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第一继电器模块驱动电机转动;
第二继电器模块,当行程开关与铜块断开时,第一继电器模块与旋转驱动装置断开,第二继电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制动装置抱闸,防止电机反转。
优选的是,所述主动旋转件和所述被动旋转件分别具有孔,用于扭簧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
优选的是,所述主动旋转件和所述被动旋转件的径向具有径向孔,螺钉拧入径向孔,用于挤压扭簧的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块具有凸起,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被动旋转块中;所述被动旋转块具有径向孔,螺钉拧入径向孔,用于挤压所述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能够实现可实现活塞杆拧紧力矩的严格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复原阀的节流特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被驱动电机驱动的部件示意图;
图3是拧紧过程中行程开关的第一位置图;
图4是拧紧结束后行程开关的第二位置图;
图5是主动旋转件的剖视图;
图6是被动旋转件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7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在线装配装置
- 下一篇:地面燃烧塔骨架定位组焊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