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7873.3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牛秋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秋来 |
主分类号: | B60P1/34 | 分类号: | B60P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062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牧民在把草场里面的草收割后,会将这些草打包成一个个呈方形或圆形的草捆,然后再将这些草捆集中运输到存放地点,并垒成草垛,以方便管理。其中,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牧民首先会将草场里面分散的草捆统一收集装车;然后在车辆的机箱内将收集的草捆垒成草垛,由车辆将装载的草垛运输到待储存的位置比如仓库;然后车辆控制机箱翻转,以使机箱内的草垛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地面上,由于有草垛的阻挡,车辆需要带动机箱离开草垛一段距离,才能控制机箱转动并收回。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车辆控制机箱翻转卸货时,由于机箱的重量较大,机箱的底部会紧紧地压住地面,若车辆所在的地面较不平整,会导致车辆的后驱动轮抬起并与地面脱离,进而导致车辆无法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主要目的在于使车辆的机箱在卸货后能够上抬,以使车辆能够正常行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其上设有升降滑槽;
机箱,其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插入所述升降滑槽内,所述机箱通过所述转轴能相对所述升降滑槽的槽壁翻转;
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升降滑槽的槽壁升降运动,并带动所述机箱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机箱上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轴孔内,且能相对所述轴孔的孔壁转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升降滑槽内。
前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升降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滑槽相对设置;
所述轴孔为贯穿的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孔,且插入一个所述升降滑槽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所述升降滑槽内。
前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包括缸体和可相对缸体升降的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缸的驱动杆与所述转轴连接。
前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机箱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机箱的底面设有所述转轴;
所述车辆还包括: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底面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底面相对所述车架转动至竖直位置。
前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底面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所述底面的尾部与支撑所述车辆的地面相抵触。
前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底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面相对所述车架转动的旋转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旋转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第二驱动缸,其包括缸体和可相对缸体伸缩的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底面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
第三驱动缸,其包括缸体和可相对缸体伸缩的驱动杆,所述第三驱动缸的缸体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第三驱动缸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用于推动所述底面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竖直位置;
其中,所述底面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0度<α<90度。
前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机箱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转轴,所述底板作为所述机箱的底面;
箱体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箱体侧板包括前栏板、后栏板、左栏板和右栏板,所述前栏板、所述左栏板、所述后栏板和所述右栏板四者依次环绕所述底板设置,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成顶端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前栏板与所述后栏板相对,所述左栏板与所述右栏板相对;
后栏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后栏板驱动装置与所述后栏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栏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
其中,所述后栏板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平面上运动;当所述后栏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后栏板的一侧敞口;
当所述后栏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后栏板的一侧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秋来,未经牛秋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7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照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环状两用公交车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