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雾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3010.9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森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助于导引油雾气流,以降低过滤风阻与压损,从而提升油雾过滤及回收效能的油雾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机械于加工作业时,经常需使用各类的切削油或冷却液来润滑刀具并降低工件加工温度,但却会在工作环境中产生大量的油雾、尘埃、油烟与雾霾,而造成现场操作人员身体的危害,虽然大部份工厂都会借由加装排风设备,或是在机台周围设置防护罩、防溅挡板等措施,来降低油雾量与浓度,但此举仍然很难解决油烟雾的危害。
且单纯以排风设备将室内油雾抽送至室外的方式,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污染,目前较可靠的作法是在机台上或周边加装油雾过滤器,来对机械加工中所产生的油雾、水雾或粉尘进行抽气收集,并通过内部多级拦截和过滤作用,使其中有害物质得以被吸附截留,最后再排出洁净的气体。
而目前已知的油雾回收器结构,诸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49136号新型专利案即揭露了一种油雾过滤器,这种过滤器是在一本体的前、后两侧及中央处,分别构筑设置有相通连的一前气室、一中气室及一后气室,并在每个气室的内部均架设有一过滤棉,此外,在中气室内设置一鼓风轮扇,透过本体外的一马达驱动该鼓风轮扇转动时,即能使污浊的空气得以自该前气室吸入,并依序通过中气室而于后气室排出,且污浊的空气于各气室流动时,其所含带的各式大小微粒子均得受各过滤棉予以逐步阻挡滤净,借此乃得自后气室排出经滤净后的清新空气;但是这类型的过滤器基本上是把所有的物质(包含水雾、油雾与粉尘)都予拦阻吸收,而切削油等仍有循环利用价值的材料仍被截留在机体内,无法予以重新回收利用,且此种过滤器的机体结构略稍繁杂与庞大,造成组配不易、成本高,而且每个气室皆配设多层级的过滤棉,容易阻塞而需经常更换,造成过滤成本的增加。
此外,中国台湾公告第M436140号新型专利更进一步地揭露了一种能有效过滤并集中油污回收的油雾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设于一机壳、一壳罩、一过滤单元、一抽风单元,以及设于该壳罩外部的一过滤筒,该机壳内部形成有一过滤空间及一抽吸空间,该抽吸空间底部连结有延伸至该壳罩的一集油空间,该过滤单元是装设在该过滤空间且包括有一圆弧状的多孔扰流网、第一滤网及一第二滤网,而该抽风单元则具有一枢设在该抽吸空间内的风轮,及容置在该壳罩一容置孔内的马达,如此,利用该抽风单元的风轮旋转所产生抽吸力量,可将外界油雾从进气口吸入过滤空间,让油雾经该过滤单元及该过滤筒过滤净化后形成清净气体排至大气中,而该过滤单元所过滤累积的油圬自出油孔泄出,以及将卡垢在抽吸空间内壁、壳罩内壁的油垢,经该集油空间底部的一斜面导引至另一出油孔泄出,借以达到精简整体构造,且避免如习知过滤装置有油污阻塞及过滤效能不佳等情形。
虽然上述的油雾过滤装置已能达成汇集并回收切削油的功能,但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上仍有下列缺失之处:
一、通过风轮所抽引至该集油空间内的残留油雾,虽然能再经过该集油空间上方的一出口进入该过滤筒进行二次过滤,但是所吸入的油雾气流在进入该过滤筒之前,必须先顺沿着该集油空间的斜面朝下流动,然后碰击该壳罩内壁后,使气流再朝上回转上升,接着,上升的气流还必须分流弯绕过壳罩设有马达的位置后,才能由该壳罩的出口进入过滤筒中,无形中使得气流的风阻、压损过大,大大地降低后级过滤筒的过滤分离效果,同时也造成排气不顺畅,降低油雾的回收效率。
二、上述的油雾过滤装置虽然企图利用呈立体圆弧形状的扰流板,来导引油雾在进入该过滤空间时,能均匀地与该过滤单元滤网接触过滤,以改善习知过滤器过滤效能不佳的情况,然而其第一、二滤网仍是呈平板层叠的型态,所以油雾透穿滤网的阻力仍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造成油雾风量降低,必须提高马达转速才能达成应有的导流效果,使得马达容易因过热而寿命降低甚至毁损,无形中增加了回收成本。
三、以往的油雾过滤装置并没有滤材阻塞或污堵的监测机制,所以过滤单元及及过滤筒堆积污垢的情况,通常只能由操作人员依机台回收油雾的状况来判断,无法正确地判断过滤网需要更换或清洗的适当时间,造成部分可回收的油雾黏着于过滤网上,进而无法确实地达到回收油雾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油雾回收机,是在回收机的一壳体单元顶部直接开设一导风口,该导风口是对应一抽风单元的旋涡导流扇,而该导风口外则设有一第二过滤单元,让旋涡导流扇的旋转气流得以由该导风口直接导入该第二过滤单元内进行后段过滤,以降低油雾的气流风阻,进而提升油雾过滤回收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森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森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3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