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9444.3 | 申请日: | 2015-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自强;张智;冯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为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移动,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是采用激光扫描传感器进行室内地图的创建,并根据实时构建的地图,采用路径规划算法,使机器人在房间内从一个位置自主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一方面激光扫描传感器的价格较为昂贵,另一方面自主规划算法往往受环境地图建模误差的影响出现不可靠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成本较低且机器人本体的自主运行的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避障传感器;回航接收装置,所述回航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回航发射装置,所述回航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回航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避障传感器和所述回航接收装置相连且可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回航时控制所述机器人本体与墙体之间保持在预定距离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控制器可以在机器人本体移动到回航发射装置时控制机器人本体与墙体之间保持在预定距离内,使得机器人本体可以沿着墙体移动到回航发射装置,进而避免了使用高昂的激光扫描传感器以及复杂的导航算法,降低了机器人的成本并提高了机器人本体自主运行的可靠性,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器人本体到达回航发射装置的时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定距离在0-50c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定距离在20cm-40c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避障传感器包括前置障碍物传感器和侧部墙体障碍物传感器,所述侧部墙体障碍物传感器设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所述回航发射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设置有载荷机,所述载荷机包括: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氧气发生器和杀菌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荷机相对所述机器人本体可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荷机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载荷机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搁置物体的搁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本体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本体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本体沿墙体运行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本体沿墙体运行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本体到达充电座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载荷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器人本体100,回航接收装置110,前置障碍物传感器121,侧部墙体障碍物传感器122,供电接口130,通讯接口140,机械接口150,
充电座200,回航发射装置210,大范围引导传感器211,狭窄角度引导传感器212,
载荷机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9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