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半自动智能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5664.5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鹏;张颖;孔子扬;朱少华;郭越;张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半自动 智能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半自动智能飞行器。
背景技术
智能飞行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垂直起降、可携带负载、动作零活、可广泛应用于安保监控、搜寻营救、灾情视察、野外架线和喷药施肥等。智能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技术已经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如基于惯导自主飞行控制、基于视频识别的自主飞行控制和自主飞行飞行器控制等,但是飞行器的飞行安全方面设计还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更加灵活方便、安全性好、实现远程控制的基于单片机的半自动智能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半自动智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杆、机身本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机身本体上的旋翼、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旋翼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无线通信电路、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定位电路、无线路由模块、电机驱动电路和AD转换电路,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AD转换电路与无线通信电路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与遥控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旋翼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机身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单片机为STC89C51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电路为光电红外传感器电路。
优选地,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为NRF24L01无线收发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的无线路由模块与用户终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更加灵活方便,通过遥控杆来控制飞行器,提高了飞行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2、安全性好,通过光电红外传感器电路来进行定位,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提供了保障;
3、实现远程控制,用户终端通过无线路由模块控制飞行器飞行,实现远程控制。
4、具有视频回传功能,通过无线路由模块对飞行器采集的视频信息回传到用户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半自动智能飞行器,包括遥控杆4、机身本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机身本体上的旋翼3、驱动电机2以及控制电路1,所述的控制电路1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2与旋翼3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1包括无线通信电路15、单片机11以及分别与单片机11连接的定位电路12、无线路由模块16、电机驱动电路13、摄像头17和AD转换电路14,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13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的AD转换电路14与无线通信电路15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15与遥控杆3连接。
所述的旋翼3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机身本体上。所述的单片机11为STC89C51单片机。所述的定位电路12为光电红外传感器电路。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15为NRF24L01无线收发电路。所述的无线路由模块16与用户终端5连接。所述的用户终端5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单片机11用于系统和各模块的初始化及各模块的调用。A/D转换电路14用于转换控制杆摇动产生的模拟量为数字量。NRF24L01无线收发电路用于传输A/D转换后的数字量信息。电机驱动电路可驱动飞行器以提供其飞行动力。光电红外传感器电路可对检测飞行器所在位置并提供反馈。遥控杆可对飞行器的位置提供人为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5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