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前照灯的LED远近光一体的COB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6264.8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8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娟;孙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晶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56;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前照灯 led 远近 一体 cob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LED远近光一体的COB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LED已广泛应用于背光照明、车内装饰、尾灯、刹车灯、转向灯等小灯领域,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追求、汽车厂家市场卖点、政府推动节能、环保经济等多重需求。LED车灯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6.9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1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市场渗透率8%。目前,高位刹车灯、尾灯和转向灯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对于LED汽车前照灯虽然2009年就已经有报道称我国的全LED汽车前照灯研制成功,但是由于技术难度,一直未在汽车上得到正式应用。自2012年奥迪A8全面采用LED 灯前照灯并投放市场以来,进口的LED前照灯在雷克萨斯、奔驰等品牌的高端车上陆续应用,但是由于其价格和应用空间性能等发面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汽车界的广泛推广。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LED前照灯”列为鼓励类的独立项目,国家标准委员会也制订并公布了全新的“汽车用LED前照灯”国家标准GB25991-2010,LED前照灯将很快得到推广应用。
目前,开发的LED前照灯主要采用支架型大功率LED颗粒、贴片LED(SMD)和COBLED模块三种,实际应用安装的主要是大功率LED颗粒和贴片LED两种模式,这两种方式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散热。汽车前照灯是在一个高温、相对密闭的狭小环境内工作,热疏导问题是决定其工作性能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两种模式均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支架,增加了LED芯片散热的阻力,不利于其在汽车前照灯中的应用。因此采用COB封装模式是汽车前照灯的必然趋向,本专利就针对COB封装结构,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LED汽车前照灯专用光源的封装工艺。
另外,不同于现有LED汽车大灯技术中远光与近光分离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封装工艺,将远近光灯集于一体,可替代传统光源的一体化控制模块,实现其在电动和混合动力车中的特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远近光一体LED光源的COB封装结构,通过对关键结构参数的改进,相应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光源的整体出光效率、散热性能,从而提高光源的工作性能和寿命。另一方面,控制模块的发光面的光强度分布,实现了远光与近光灯在同一个模块内实现功能,在汽车前照灯15度截止线等光斑要求的同时,压缩了车灯的物理空间和价格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LED远近光一体的COB封装结构,包括基板、LED芯片、铜箔层、金线、围胶、荧光胶,其特征在于:基板的正面设有若干铜箔层上镀有金属层并贴附有LED芯片,所述的LED芯片采用金线与铜箔层连接;基板的背面设有若干蜂窝状结构的铜箔层。
所述的LED芯片为2~3颗为一组。
位于LED芯片的外缘设有围胶,所述的围胶的宽度为0.1~1mm,围胶的厚度为0.5~1.2mm。
位于围胶内部的LED芯片上涂布设有荧光粉胶,位于荧光粉胶上覆盖透明硅胶。
所述的基板采用具有双面覆铜镀金的高导热氮化铝基板或者掺杂的双面覆铜镀金氧化铝基板。
所述的LED芯片的背面均有镀金层。
所述的基板正面的铜箔层为长方形或者L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远近光一体LED光源的COB封装结构,通过对关键结构参数的改进,相应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光源的整体出光效率、散热性能,从而提高光源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另一方面,控制模块的发光面的光强度分布,实现了远光与近光灯在同一个模块内实现功能,在汽车前照灯15度截止线等光斑要求的同时,压缩了车灯的物理空间和价格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本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本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本剖面图。
参见图1至图4,1为基板,2为铜箔层,3为LED芯片,4为金线,5为蜂窝状结构的铜箔层,6为围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基板1的正面设有若干铜箔层2,铜箔层2上镀有金属层并贴附有LED芯片3,所述的LED芯片3采用金线4与铜箔层2连接;基板1的背面设有若干蜂窝状结构的铜箔层5。
LED芯片3为2~3颗为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晶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晶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6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功能区导线架
- 下一篇:智能胶套管的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