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桥轮毂轴承的锁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2995.5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田兵;唐思成;揭钢;饶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结构设计领域,涉及汽车车桥轮毂轴承的一种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桥设计中,轮毂轴承的锁紧结构设计尤为关键。设计是否可靠直接关联到轮毂轴承的装配特性及车桥的使用寿命。
图1为现有技术中从动后桥的轮边轴承锁紧结构。其基本结构由轮毂外轴承1、轴承挡圈1-2、六角开槽螺母1-3、轴头1-4、开口销1-5组成。图2为轴承挡圈的示意图,采用了腰鼓形防转结构;图3为六角开槽螺母的示意图,为便于开口销通过,采用了两个方槽;图4为轴头的示意图,为便于开口销插入,采用了垂直交叉十字孔结构。从图1结构图、图2、图3、图4零件示意图,我们不难看出:轮毂轴承装配到位后,通过开口销插入轴头十字孔中铆接锁死。
据此结构分析,该轮边轴承锁紧结构设计最小调整角度为30°。也即是在锁紧状态下调整到另一锁紧状态需将六角开槽螺母3旋转30°,方能进行锁紧铆接。设计最小调整角度较大,对于保证轮毂轴承摩擦起动力矩设计要求是存在局限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桥轮毂轴承的锁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车桥轮毂轴承锁紧结构,设置在轮毂外轴承和轴头的锁紧部位,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在轴头上的调节螺母和锁止垫圈及连接件组合螺栓;调节螺母的外周圈上对称设有两个调整孔和四个螺纹孔,中部设有轴承孔,所述四个螺纹孔两两中心对称设置,非对称相邻的螺纹孔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所述锁止垫圈外周圈上均布设有12个锁止螺纹孔及防转构件,防转构件与轴头卡接;调节螺母与轴头螺纹连接至压紧轮毂外轴承,锁止垫圈通过组合螺栓与调节螺母连接,即组合螺栓穿过锁止螺纹孔与螺纹孔连接锁紧。
所述防转构件为设置在锁止垫圈内孔上的锁止凸台,所述轴头端面设有开口通槽,锁止凸台与轴头的开口通槽卡接。
所述锁止凸台为中心对称的两个凸台。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轴承锁紧结构设计最小调整角度为15°,也即是在锁紧状态下调整到另一锁紧状态需将调节螺母旋转15°,即能通过组合螺栓通过锁止垫圈均布孔插入拧紧在调节螺母上,轮边轴承锁紧结构设计最小调整角度相对现有技术最小调整角度减半,有效保证了轮毂轴承摩擦的起动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从动后桥的轮边轴承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轴承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六角开槽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止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轮毂外轴承1、轴承挡圈1-2,六角开槽螺母1-3,轴头1-4,开口销1-5,调节螺母2,螺纹孔2-1,调整孔2-2,轴承孔2-3,锁止垫圈3,锁止螺纹孔3-1,锁止凸台3-2,轴头4,组合螺栓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汽车车桥轮毂轴承锁紧结构,设置在轮毂外轴承1和轴头4的锁紧部位,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在轴头4上的调节螺母2和锁止垫圈3及连接件组合螺栓5;调节螺母2的外周圈上对称设有两个调整孔2-2和四个螺纹孔2-1,中部设有轴承孔2-3,所述四个螺纹孔2-1两两中心对称设置,非对称相邻的螺纹孔2-1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所述锁止垫圈3为冲压件,材料25Mn,热处理硬度HRC34-45,锁止垫圈3外周圈上均布设有12个锁止螺纹孔3-1及防转构件,防转构件与轴头4卡接;调节螺母2与轴头4螺纹连接至压紧轮毂外轴承1,锁止垫圈7通过组合螺栓5与调节螺母2连接,即组合螺栓5穿过锁止螺纹孔3-1与螺纹孔2-1连接锁紧。
所述防转构件为设置在锁止垫圈3内孔上的锁止凸台3-2,所述轴头4端面设有开口通槽4-1,锁止凸台3-2与轴头4的开口通槽4-1卡接。
所述锁止凸台3-2为中心对称的两个凸台, 两个锁止凸台的中线在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锁止螺纹孔3-1径向上。
其原理是:轴承锁紧结构设计最小调整角度遵循规律,取值为调节螺母2上相邻螺纹孔2-1之间的锐角夹角及锁止垫圈7均布夹角的最大公约数角度。为保证轮边起动力矩要求,原则上角度不能超过20°。调节螺母2通过轴头4螺纹旋入装配压紧轮毂外轴承1;锁止垫圈3两锁止凸台3-2卡到轴头4的开口通槽4-1中,轮边起动力矩调整到位后,通过组合螺栓5穿过锁止垫圈3上均布的螺纹孔3-1插入拧紧在调节螺母2上,由于调节螺母2上相邻螺纹孔2-1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而锁止垫圈7均布夹角为30°,两夹角的最大公约数为15°因此轴承锁紧结构设计最小调整角度为15°,也即是在锁紧状态下调整到另一锁紧状态需将调节螺母旋转15°,即能通过组合螺栓通过锁止垫圈均布孔插入拧紧在调节螺母上,轮边轴承锁紧结构设计最小调整角度相对现有技术最小调整角度减半,有效保证了轮毂轴承摩擦的起动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2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轮胎
- 下一篇:一种叉车用实心胎轮辋